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起点中文网 > 第777章 印度之战(感谢王刀仔书友的5000币打赏)
  这尊“拉稀的缺吉尔”雕像,是为了纪念识破英国间谍丑恶阴谋的小英雄缺吉尔公公而设立了。

  缺吉尔小公公机智勇敢、勇斗英夷的壮举,将会激励每一位到瓜达尔港游玩的游客,给他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也表达了鞑宋王国始终坚定跟着大明皇帝走的决心与意志。m.chuanyue1.com

  朱富贵陛下为雕像剪彩,并由事件受害人李春发公公做出重要讲话。

  李公公说,缺吉尔是太监界的后起之秀,是近十年来内侍圈了不起的人才。

  他祝愿缺吉尔能够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太监的担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促进鞑宋王国融入大明朝贡圈,为武装保卫大明帝国贡献应有的力量。

  与此同时,李公公也批判了如今在大明内部有些人在皇明复兴的伟大道路上存在畏难怕苦,想走捷径的错误思想。

  比如说家学渊源的李某明,对于服务皇上这样高尚事业有着认识上的偏差,不愿意接老一辈的班,走上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歪门邪路,忠君爱国的思想意识非常薄弱,必须要加强学习,向缺公公学习。

  ·

  李老太监的讲话,经过一点点艺术加工和战略性删减之后,被刊登在了新一期的《大明时报》上面。

  白皮华心的勇武小太监缺吉尔也随着铜像的照片,被大明各地的百姓们熟知。

  ·

  早在一个月前。

  得知暴明独裁者朱富贵现身印度西部,英印当局就象征性地组织了一次“绞杀恶龙——1876春雷行动”。

  他们调动了13个印度殖民地兵团,共计50余万兵力,声称要直捣鞑靼人首府,活捉暴君朱富贵。

  当然,这场行动最终被证明是一场闹剧。

  远在祖鲁王庭的大英帝国印度总督并没有居中调度指挥这件事。

  留守加尔各答的英军军官在爵位、职权上面没有谁能够服众,无法做出强而有力的行政命令和资源调度。

  这从所谓“绞杀恶龙”行动没有任何一支英国本土兵团,以及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参与就可见一斑了。

  这不过是加尔各答官员为了掩饰自己无能而做的形象工程罢了。

  毕竟一场遗憾的失利并不会让他们在屡战屡败的履历上面继续失分。

  但是坐看敌酋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耀武扬威而什么都不做,那就比较难以向国会老爷们交代了。

  国会老爷可都是见多识广的家伙,不会轻易被“本来当初我们应该做点什么”这样的公务员话术糊弄过去。

  50万印度殖民地军队,如果是在统一调度,士气高涨,装备精良的情况下,说实话以鞑宋小朝廷,目前的实力,还真不一定能够抵挡得住。

  怎奈何,这些印度殖民地军队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治安官、警察,或者地方民团。

  英国人始终在防范印度人爆发新一轮的民族大起义。

  当然,实际上所谓的民族大起义,是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与担心失去继承子嗣权力的印度传统地主、土邦王公纠集在一起形成的抵抗运动,与低种姓牲口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比起防范印度穷鬼、泥腿子,英国人更加防范的还是伪军再次被大地主和土邦王公们利用。

  所以哪怕大明大兵压境,英国人依然没有将先进武器交给印度人,更没有对他们进行系统性训练。

  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光是集结,就足足花掉了一个月时间。

  等到他们真的到达拉贾斯坦邦西部山地的时候,朱富贵已经回到仰光了。

  在这里,他将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亲自指挥对英印当局,或者说是对除了印度总督府以外的英印力量的最后决战。www.chuanyue1.com

  谷</span>其实包括莫白在内,许多军官和士兵对于朱富贵大帅迟迟按兵不动,不下达全面总攻的命令都感到费解。

  不过朱富贵的威望摆在这里,也没有谁敢提出质疑,理所当然的认为朱富贵陛下一定又在下大棋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

  朱富贵当然知道,论战术,十个朱富贵也比不过莫白。

  这个佛山猛男在一场又一场战争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磨炼了野兽般的战场嗅觉。

  这些都不是朱富贵作为一个没怎么上过战场的皇帝所能够具备的。

  但是,若论战略,朱富贵也不是谦虚,十个莫白也不如自己。

  这倒也不是说朱富贵自认为有多聪明,实在是站在后人的肩膀上,开了上帝视角。

  朱富贵在等一个机会,一个一举荡平英夷势力,并明确战争正义性,同时大幅度减少治理成本,或者说羁縻成本的机会。

  ·

  德武十四年的新春朱富贵是在仰光度过的。

  这些年走南闯北,朱富贵也习惯了在异国他乡过年。

  当然,两位妻子陪伴在身边也说不上什么孤独。

  小兰和朱莉的信也随船抵达了。

  在信中,小兰讲了一些关于凤都大剧院新剧目的趣事,而朱莉则希望朱富贵能够帮忙主持闺蜜和藏狐的秘密婚礼。

  朱富贵不是很清楚,难道以东方仪式再举办一次婚礼,就不属于重婚了吗?

  如今奥匈帝国在战争风雨飘摇,正如伊丽莎白和弗兰茨·约瑟夫的婚姻一样。

  随着金融海啸席卷欧洲,大量购买英国国债和战争债券的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和古老的哈布斯堡家族一道陷入了深深的泥潭。

  枯竭的财政,无休无止的战争,面对北德意志人节节败退,境内各民族自决日益高涨的呼声,都令他维系这个脆弱的帝国的能力迅速下降。

  不少人都相信,如果说这场战争中注定会有帝国崩溃,那么第一个崩溃的就是奥匈帝国。

  与之相反,通过眼花缭乱的金融操盘获得了“布达佩斯金融女王”头衔的伊丽莎白,则在匈牙利获得了越来越高的支持,甚至隐隐成为了匈人分离主义的精神领袖。

  朱富贵出于职业搅屎棍……出于国际战略纵横家的敏锐嗅觉,意识到,或许这是一个将大明力量投射到布达佩斯的重要机遇。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俄国人,或者说东罗马帝国的认同是不行的。

  无论承认与不承认,东罗马都将是大明帝国搬不走的邻居,假使东罗马帝国如历史上那样崩塌,对于大明和朱富贵本人来说,并非一件好事。

  所以朱富贵认为,是时候和东罗马签订双边谅解协议了。

  只不过,这需要双方达成一定的战略互信。

  而如今,这个战略互信的军事、政治基础尚不存在。

  东罗马人尚不能接受远东土地彻底丧失的结果。

  朱富贵判断,当大明将英国的势力全部逐出印度次大陆时,东罗马人也就能理性接受乌拉尔山脉是明罗天然边境线的事实了。

  因此,千头万绪,一切的关键都在印度之战。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起点中文网更新,第777章 印度之战(感谢王刀仔书友的5000币打赏)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