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菌也没参加过国际性学术会议……在查资料,所以耽搁时间了,这章先别看,等1点后再点开刷新一下,实在抱歉!)
“您好,请出示您的邀请函并签到。”
会议中心门口处耽搁了一点时间,顺利通过后魏洪对耿浩波有些激动地说道:“老耿,这也太激动了,第一次参加这么高逼格的开幕式啊!”
东大虽然不是国内TOP10名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华夏榜上位列18,但是在一些工科领域是相当的强悍。
魏洪自然也随着导师参加过不少的学术会议、学术研讨会等,但大部分都是过去凑热闹,像什么开幕式、闭幕式啥的就不用多想了,这都是得被邀请的专家学者才能参加。
而这一次的中国论坛,竟然允许参会嘉宾的陪同人员一齐参加。
至于位置……当然了,他们得位置都是靠后的,前面是国内外各大专家学者的位置。
不过能够参加开幕式就已经很令人兴奋了。
“光华确实牛……”耿浩波瞅了眼走在前面聊天的孙文昌教授和黄卫东教授两人,有些纳闷地咋舌道,“但是一千多人的开幕式,这工作量和风险也上升了吧?光华真的有魄力,没见过哪个主办方会这么搞。”m.chuanyue1.com
凭白给自己增添工作量,虽然不知道光华是怎么想的,但的确令他们这些研究生对光华大学好感+1+1+1+1……
“谁知道呢,等会进了会场后要多拍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和小树虫论坛上装装逼!”魏洪美滋滋说着,突然注意到入口处一侧的免费礼品摊位那里,定睛一看。
好像聚了很多人在那里。
难道是有什么东西?
……
北大元培通识课程体系
1、从开办以来并没建立起来。这也是开办之初并未设想、而至今没有实现、从而影响这一实验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类似于美国一流文理学院的通识教育体系,但开办了十几年,这个目的并未达到。你在网上可以搜到关于北京大学元培通识教育的许多评论文章,褒贬不一。但一句话,这个实验并不成功。夶风小说
2、北大元培学院是通识教育为主的,但目前它的培养模式并非自己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而是采用的拼盘式通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否好有待讨论,但是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很难开设独立的通识教育课程,这也许就是楼上所说的“实验失败”吧。
所谓的拼盘式通识教育,是说元培学院的学生可以选修北大校内所有的专业课程,因此元培自己不开设通识教育课,但学生们通过自由组合不同院系的专业课,达到通识教育的结果。在大二时会分专业,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北大内任意专业作为主修方向(当然还保留转方向和修习其他专业课程的权利),也可以选择元培的特色专业:例如PPE(政治、经济与哲学),外国语与外国历史,古生物学、整合科学等,顾名思义,这些专业就是将各个院系的相关课程拼盘起来,作为你的必修课。
本世纪启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元培学院探索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有13个年头,是国内最早一批试水通识教育的院校。而“元培”在这场人才试验中遭遇的意外、挫败、尴尬甚至争议,都充分折射通识之难和通识之痛。
北大元培是国内通识教育改革中最早的、也是较为成熟的模式,现在通识教育在各个高校铺开,但目前的结果都不是特别好——不过至少迈出了一步。
3、根据元培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生入学后,理论上可以选全校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想听什么就听什么,课程学习计划全由自己制定;从大二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学习方向,理论上也不受限制。
“精神上的自由,学术上的自由,学习上的自由。”几乎所有学生在进入元培后,第一感受都是“自由”,但紧接着,多数人就会开始“迷茫”。
一名2004年入学的学生就曾在网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抱怨元培的“自由制度”。比如,理应负责辅导学生选课、选专业的“导师制”发挥作用有限,事实上,元培04级的大一新生连一本院系课程计划都拿不到,必须跑去各院系教务部“蹭着看”。
比起这些琐事,选课的自由就成了更大的障碍—全校的课你都能听,但到底听什么。
在北大,本科课程计划主要分为两块:专业课和通选课。一般而言,专业课难度胜过通选课一筹。按照设想,任何一个元培学生读大二、选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后,之前选修的其他院系的课程都可替代通选课课程,修满学分即可毕业。
对学生来说,诸如此类的规定无异于“自由待遇”外的枷锁:根据兴趣选课,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选专业时就会丧失一定的自由。
不少元培“过来人”,亲历了向“不自由”妥协的过程。北大03级元培法学方向学生张琬婷告诉记者,在元培实施的最初几年,绩点并不是一件被看重的事,“02、03级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按自己的兴趣选课,选难度大的课在当时是一个趋势。”但此后,绩点导向就越来越重。
“绩点”标准的存在仍令学生们选课放不开手脚。
周文杰,2008年考入元培学院,现任北大13级元培学院班主任。他观察到的情况是,学院里凭兴趣广泛选课的学生越来越少,许多新生一入校计划性就很强。比如,大一第一学期,13级的新生选课集中于经济、管理、数学、政经哲等领域,没有学科跨度特别大的选课。
许崇任解释,元培和各个院系的最大不同在于,传统的专业院系可以不假外力地自我发展,而元培则经常需要学校在背后推一把,不断制定适用于元培的各项特殊政策。“教授需要做研究,需要自己的研究生,那就必定要依托专业院系,光靠元培单方面没有能力办到。”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在大学当校长最新章节更新,第四百七十二章 视察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