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大明天文生 > 第129章 京师戒严
  “哚!”

  利箭带着尖啸,狠狠钉在阿刺知院等人面前,直没入土半尺深。

  阿刺知院等人被吓了一跳,连滚带爬的朝后退了十几步。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这一箭虽没射中,但吓跑了瓦剌人,这对大同守军气势提升极大,士兵们手举兵器,异口同声的高喊起来。

  片刻后,郭登挥手止住士兵们的呐喊,俯视着城下的知院阿刺等人,高喝道:

  “幸亏上天有灵,祖宗庇佑,我大明已有了新君,请转告也先太师,我大明将士众志成城,不惧一切来犯之敌,太师此行必无功而返,还是速速退去吧!”

  “速退,速退!”

  城头士兵不用下令,就再次大喊起来,声震瓦砾。

  要想看一军之强弱,首先要看军心士气。

  自土木堡之败后,大同守军经过初期的慌乱,在朝廷和有关将领的安抚下,已经渐渐稳定下来。

  在前不久,朱祁钰下旨提拔郭登为总兵,负责大同军务。

  郭登颇有帅才,又初掌边关重镇防务,一心想干出一番事业,所以在上任后就下达了修葺城池、训练军士等一些列命令。

  除此之外,郭登还请朝廷调拨军士补充缺额,并足额发放积欠粮饷,严惩军中腐败。

  一时间,郭登在军中威望大震,在经过两个月的操练下,大同守军军心士气得到了极大提升,和瓦剌已有一战之力。

  可惜,朝廷下达的命令,是让大同、宣府等军镇固守,不可出城浪战,守军也只好在城头看着阿刺知院等人叫嚣。

  明军震天的呼喊,让也先的心沉入了谷底,他自然明白,送朱祁镇回京复位的提议,明军绝不可能答应,但他派人去问,其实就是为了试探大同军的深浅。

  大同和宣府等镇,是拦在瓦剌大军面前的拦路虎。

  想要去大明腹地劫掠,这两镇驻守的军力绝不能忽视。

  要绕过大同并不难,难的是在他们孤军深入后,大同镇的军队和京师的军队可能会前后夹击,要是战事不利,后路又被切断,随他来的瓦剌大军危矣!

  因此,也先和瓦剌众首领都觉得,若是能将大同镇拿下,南下之路将畅通无阻,日后没了这只拦路虎,瓦剌就能来去自如,一年来打几次草谷,岂不美哉?

  可惜的是,大同守军气势极高,再加上城池坚固,想要攻破怕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这与瓦剌大军此行的目的背道而驰。

  是以,在看到这等情形后,也先自知无机可乘,遂和瓦剌将领们商议,这次还是采取分兵之策,以他的部众为主力,绕过大同进攻紫荆关,脱脱不花率余部牵制大同军,以做策应。

  同时,再派阿刺知院率兵佯攻骚扰居庸关等关隘,顺便牵制大明其他边镇军力,使其无力回师增援京城。

  这样更容易达到目的。

  在瓦剌大军离去后,郭登派出的探马回报了瓦剌分兵的消息。

  望着舆图上几路瓦剌军队的行军路线,郭登最终得出个让他心惊不已的结论。

  也先竟然真的绕过大同,前去攻打京城了!

  这个消息,火速被信使送往京城,不到一日,大明朝廷和京城百姓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京师,再次戒严!

  ……

  得知也先再次南侵,薛瑞放下《几何》的编写,急匆匆赶到兵部。

  虽说他这赞画吉祥物属性居多,可到底是总督军务的兵部尚书于谦亲点的,正所谓军令如山,要是他不去兵部报道,说小点是失职,说大了就是违抗军令,是要掉脑袋的!

  赶到兵部时,于谦刚下朝,正召集兵部大小官员议事。

  对于站在于谦身后,犹如小厮的薛瑞,不少官员都产生了疑惑,猜测他在此处是为何事。

  当然,众官员虽然好奇,却没有人主动询问。

  于谦在值房中,传达了朝堂上君臣定下的防守策略,要求兵部各官员做好一应准备。

  等大小官员领命离去,于谦才转头看向薛瑞,道:

  “该来的终于来了,你觉得朝廷此番调度,可还得当?”

  “这朝堂大事,学生不敢置喙。”

  薛瑞忙摇头。

  他已经打定主意做个锯嘴的葫芦,避免自己乱说话影响了于谦的判断。

  万一历史因他发生偏差,导致大明惨败,那他这条小命也危险了,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静等京师保卫战得胜。www.chuanyue1.com

  “那老夫且问你,陈兵于九门外的策略,是不是过于冒险?”

  于谦坐在书案后,表情凝重的问道。

  “这……”

  薛瑞微微有些愣神,今日在朝堂上,于谦已经提出将京师二十余万士卒陈兵九门外,以逸待劳,迎击瓦剌。

  这个提议,在朝堂上引起了一些争论。

  很多官员认为这种做法过于冒险,毕竟放着京城高大的城池不收,反而去和瓦剌骑兵野战,这要是被打崩了,大明岂不是要亡国?

  好在,皇帝朱祁钰对于谦极为信任,同意了这个冒险的计划。

  薛瑞暗想,此时于谦问这个问题,莫非心里也有些后怕?

  知道历史的薛瑞自然觉得这个策略好,但他怕于谦改变了这个主意,因而坚定道:“学生认为部堂此举极为高明?”

  “哦?”

  于谦面色一缓,问道:“那你说说,高明在何处?”

  既然已经开口,薛瑞也就没有再藏拙,掰起手指道:

  “学生认为,此举有三个好处:

  其一,京师有二十几万军队,数倍于进犯虏贼,但因为先前战败,在士气上输了不止一筹,若能背水一战,定可激发斗志。

  其二,相对于被动防守,陈兵九门外,就可以掌握主动权,届时,我军进可攻,退可守,以防被瓦剌围点打援,以战养战,长期围困京师。

  第三条,应该也是部堂最关心的问题,瓦剌此次南侵,最主要的目的是劫掠我大明财物为己用。

  若是瓦剌人入关,必然大肆劫掠京畿州县,要是被瓦剌搜刮一通,届时北直隶膏腴之地将生灵涂炭,糜烂一片,若困守京师,坐看瓦剌祸害百姓,我朝君臣及二十万士卒,必将成为笑柄!”

  “说得好!”

  于谦拍案而起,激动道:“想不到你竟有如此见识,比朝中那些只知道苟且偷安的人强多了!”

  “学生惭愧,只是拾部堂牙慧罢了。”薛瑞谦虚道。

  于谦抚须道:“既然你有这般见识,老夫给你个差事,若是等会有人来寻老夫,劝老夫改变主意,你便将刚才的话重复一次,将其打发了,如何?”

  “这……学生只能尽量一试。”

  薛瑞表情颇有些犹豫,能来劝于谦改变主意的人,肯定是朝中高官,他一个小小的天文生,怕是没有那么强的说服力。

  正想谁会不请自来,就见一书吏奔走进来,拱手道:“部堂,武清伯求见。”

  “石亨?”

  薛瑞下意识看向于谦,猜测这石亨跑兵部来有何意。

  于谦沉着脸,几息后才叹道:“请武清伯进来说话。”

  片刻后,就有一位身穿甲胄的魁梧汉子走进来。

  于谦从书案后走出来,拱手道:“于谦见过伯爷,不知伯爷来兵部有何贵干?”

  昔日阳和口之战中,石亨随宋瑛、朱冕出战,却不料被监军郭敬阻挠,以致全军覆没,石亨运气不错,单骑逃回大同,因其是败军之将,被朝廷罢官下狱。

  在朱祁钰监国期间,觉得石亨颇有帅才,便给了他一个机会,命他招募士卒自效。

  及至后来,京中招募的士卒无人率领,戴罪之身的石亨得以被拔擢,管京军操练。

  自回京以来,石亨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尤其是在前段时间,朱祁钰已敕封石亨为武清伯,总掌京营,负责京师防务,可谓一步登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土木堡一败能打的几个老将都歇了菜,其余有有勇有谋者还真难找出几个。

  《明史》中介绍石亨时,用了“边将智勇者首推杨洪,其次则石亨”这句话。

  由此可见,朝廷重用石亨也是迫不得已之事。

  事实证明,石亨确实当得起这个评价,在北京保卫战中,石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大司马客气了,石某今日登门,实有事要商议。”

  石亨拱手还了一礼,又瞥了眼薛瑞,还以为他是于谦的仆从,便没放在心上。

  于谦请他坐下,命人上了茶,等石亨饮了一口,这才道:“伯爷此来,莫非是来劝老夫改变主意?”

  “说来惭愧,石某确有此意,万望大司马体谅。”

  石亨是伯爵,身份上比于谦要高一些,但言辞却略显谦卑。

  他如此作态,乃是知道于谦是朱祁钰面前的红人,如今又负责提督京师防务,算是他顶头上司,再加上他有事相求,因此表现的恭谨。

  于谦叹气道:“倒不是本官不体谅伯爷,陈兵九门外,实乃不得已之事,还请伯爷谅解。”

  石亨急道:“大司马,如今京营多是新募士兵,再加上军械在土木部一战损失殆尽,战力甚至不足战前一半。

  不怕大司马笑话,当日阳和口战败时,石某可是亲眼见过瓦剌军队之强悍,若是在城外浪战,万一事有不济,导致大军溃败,石某殉国倒是无妨,可京师没了大军驻守,要如何抵御瓦剌攻城,大司马可考虑过此事?”

  听这口气,石亨很抗拒于谦陈兵九门外的安排。

  “在伯爷来之前,本官正和这位少年郎说起这事,伯爷若是有闲,不如听听他的分析?”于谦提议道。

  石亨微微有些诧异,指着薛瑞疑惑道:“这少年人可是大司马亲信仆人?”

  薛瑞只好再次上前见礼,道:“学生薛瑞,是钦天监一名天文生,此来是向部堂呈送候补。”

  “那你说说,陈兵九门外,究竟有和利弊?”

  石亨心中暗道,这小子肯定是于谦的亲友后辈,这才将他带在身边镀金。

  薛瑞也没怯场,侃侃而谈,将刚才和于谦说的话重复了一次。

  石亨听了面色很沉重,这几条陈兵城外的理由,他竟找不到任何一个反驳的地方。

  他甚至在想,若自己真领兵困守京师,瓦剌没有明军牵制,定会祸害京畿地区的百姓。

  届时,朝廷肯定要督促城中将领领兵出击。

  与其让朝廷下军令调自己出城,还不如主动领军出击,若是能有些斩获,这样也显得体面些。

  “也罢,那石某就遵照大司马的安排。”

  石亨犹豫片刻,终于接受了这个任命。

  而后,石亨和于谦又商议了些兵力部署的事务。

  在前不久,朝廷从京营抽调了2000名士卒前往古北口,又调500O名兵士前往紫荆关驻防,极大增强了两地的军事守卫力量。

  先前得到的战报,也先已率军绕过大同,直奔京城而来,从对方的行军路线可以看出,双方的第一战,十有八九要在紫荆关打响。

  于谦看着舆图,思忖道:“伯爷,紫荆关原有士卒七千,又抽调了五千余人增援,但郭登发来的军报表明,也先部众足有三万余人,紫荆关这么点人怕是不够吧,是否再派些士卒增援?”

  “不必。”

  石亨摇头道:“紫荆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万余人足够防守,再说关城也容不下更多士卒,某觉得这些人已经够了,再多反而会生出许多麻烦。

  再说,瓦剌还有一路大军直奔居庸关而去,人数也要更多些,加之居庸关到京城的距离比紫荆关到京城更近,说不定会成为瓦剌主攻的地方,应该加强居庸关的守卫才是。”ωWW.chuanyue1.coΜ

  旁边薛瑞听得一愣,据他所知,瓦剌之所以能打到京城下,就是攻破了紫荆关,现在于谦提议再增派人手,石亨竟然表示反对,还要将本就空虚的兵力浪费在其他地方,这让薛瑞很着急。

  眼见石亨已经和于谦商议要调多少人增援居庸关,薛瑞再也忍不住,提醒道:

  “伯爷,进攻居庸关的瓦剌军队虽说有五万余人,可到底不是瓦剌精锐,再加之领军之人是阿刺知院,和也先的军事才能差不少,想要拿下居庸关难于登天。

  然而,进攻紫荆关的人是也先,众所周知,他的部众战力最为强悍,若是他打定主意要攻打紫荆关,恐怕一万多人还是不够,请尽量多派些士卒增援,将也先拦在关外,这才是上上之策。”

  石亨闻言,眯起眼看向薛瑞,冷声问道:“你这么说,莫非是在质疑本伯的判断?”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天文生更新,第129章 京师戒严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