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大人,得加钱 > 第九百八十一章 新旧八旗的对决
  十三山站乃盛京将军所辖二十四驿站之一,因有十三山而得名,山高一里余,周二十余里,峰峦罗列,大小相错,风景极佳。

  此时却旌旗遍布,处处山峰皆为大军所据。

  占领十三山的便是奉兵团部之命往东渡过大凌河,欲诱盛京、广宁方向之敌来援锦州,继而执行围点打援任务的第二军。

  该军为维新军队之主力,前身为湖广绿营、热河骑兵,有步、骑、工、炮官兵25000余人。

  军提督为祖应元,军参谋长官为瑞林。

  两人都是汉军八旗出身,一个祖上是前明大将祖大寿,一个舅舅是乾隆。

  与提督祖应元参加维新心甘情愿不同,瑞林参加维新的过程比较曲折,其当初是被部下们逼着投靠并紧跟六皇帝的。

  因为他的部下在六皇帝的蛊惑下对京师满城及诸王的财产做了一次大规模转移。

  “扶贫”的结果是瑞林也好,他麾下的京师绿营马步兵也好,都没有回头路可走。

  不推翻乾隆朝,满城不祥事件便永远是悬在他们脖子上的长刀。

  作为主力,第二军下辖两个步兵镇六个协,另一个炮兵协、一个骑兵协、一个工兵协、一个辎重协,装备7000余杆火铳,大小火炮125门,是维新政府几支主力军中火器装备较多的一个军。

  步兵第三镇统制为索伦人新达苏、第四镇为汉军出身的崔恒友,炮兵与骑兵虽是协的编制,指挥官却是统制级别,分别是索伦出身的玛德里,汉人出身的宋国忠。前者还曾担任过皇帝陛下的近卫队长,后者则是瑞林手下的京师绿营马步兵一个把总。

  第二军进抵十三山站后,祖应元即同参谋长官瑞林到高处用千里镜侦察周边地形,尔后传令各部抢占制高点,部署防御工事,并在流经十三山地区的两条大凌河支流上担建四座浮桥,以确保同后方的联系不被中断,同时也确保粮道通畅,同时骑兵部队向方圆五十里范围散出探骑。

  第二军的骑兵协是由原热河骑一团改编扩充而来,成员多是军参谋长官瑞林任职热河副都统时在牧区招募的穷苦蒙古牧民,因此马术都十分娴熟。

  当初为了确保这些蒙古骑兵的忠诚可靠,瑞林利用热河副都统职务之便将麾下蒙古兵的家卷都集中安置在木兰围场一带,饷银这一块也是按贾大人的要求按驻防八旗待遇足额发放,这使得几千蒙古骑兵对于贾大人的忠诚胜过朝廷若干。

  后来的几次战事证明了这一点。

  拿六皇帝的钱干六皇帝的事,以前穷的叮当响的蒙古兵思想觉悟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探马从周边不断传回的消息表明,由漠南蒙古组成的一支庞大骑兵队伍很有可能已经出现在广宁至大凌河区域。

  虽然还无法判明蒙古骑兵有多少人,但种种迹象显示不会低于万人。

  如果第二军继续以行军姿态向广宁抵近,很有可能会在途中遭到蒙古骑兵的攻击。

  装备齐全的步兵面临几百上千骑兵冲击可能会做到反杀,但面对上万骑兵的冲击,任是祖应元再如何对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高度自信,他也不敢跟先前一样大摇大摆东进。

  在将消息传回兵团指挥部后,祖应元决定将部队驻扎在十三山一带,此处地形有利步兵防守,同时也能切断广宁至锦州的交通补给线。

  如果敌军真要救援锦州,则必然要打通十三山站,如此第二军可以以逸待劳,利用有利地形大规模杀伤敌军。

  若敌人不救锦州,第二军于十三山站布防,也可确保友军在对锦州的攻坚作战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干扰。Μ.chuanyue1.℃ōM

  不能围点打援就拿下锦州,东进兵团的战略意图非常清晰。

  兵团指挥部很快回电同意第二军的布置,并转来皇帝陛下的空投手令:“谁敢封狼居胥,谁敢燕然勒功,谁敢直捣黄龙,谁敢横刀立马!”

  这道手令让第二军上至将领下至官兵士气高昂,统制新达苏向提督请战,要求由他带领本镇向广宁抵进,诱使满蒙联军攻击,之后第二军其余部队从外围再给满蒙贼军来个反包围,争取一役毕其功。

  祖应元没有同意新达苏这个大胆构思,严令没有军部的命令任何部队都不得擅自行动。

  事实证明祖应元的谨慎是对的,在第二军周边区域,由关外八旗同漠南蒙古诸部组成的联军正虎视眈眈盯着他们。

  不是第二军判断的万余人,而是足足五万人!

  清一色骑兵。

  联军的统帅正是康熙爷长子胤禔之子弘晌,由于其父在历史上的原因,弘晌对于四爷雍正这一系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感,因此在听到乾隆被各省通电要求下野时,不仅没有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然而弘晌也错过了摇身一变成为帽子王的机会,因为他在关内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愚蠢的采取了不干涉、不阻止、不参与的三不态度。

  用民间的话讲,就是坐山观虎斗。

  然后,危机降临了。

  和平解决京师的维新皇帝派使出关要求弘晌等人立即无条件服从中央,并马上回京述职。

  如果这时候弘晌能够回京的话,或许于他本人、于他那些被关进管理处的亲戚而言也是一个机会。

  毕竟,六皇帝不喜欢把事做绝。

  能仁的地方,他绝对不会不孝。结果弘晌再次错判局势,既不公开通电全国支持维新,也不通电反对,观望同时还和黑龙江、吉林方面拉拉扯扯。

  于是,不久前六皇帝颁旨东巡,决意武力解决关外八旗集团。

  弘晌也没了退路,京中传来的消息跟当年吴三桂听说李自成在京师拷饷抄他家差不多。

  双方只能一战了。

  幸运的是,京师的维新朝廷给弘晌送来了一个好盟友。

  以科尔沁部为首的漠南蒙古诸部。

  有着共同的敌人,自然就有共同的利益。

  弘晌亲自带领盛京八旗兵七千余同蒙古诸王汇合。

  吉林将军傅玉也带了四千多八旗兵前来会师。

  另外宁古塔都统纳兰承安也带来了3000多搜罗拼凑的驻防八旗兵,加上其余各地调来的,弘晌拼凑的八旗兵将近两万人。

  纳兰承安的祖上就是康熙朝的重臣明珠,此人还做过西陵总管大臣,他离职前往宁古塔就任都统后便是六皇帝接他的位子。

  黑龙江将军富椿没有来,黑龙江驻防八旗实力有限,只能从精神上支持盛京方面,真要派兵过来最多也就派个千余人,来不来没有多大价值。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关外八旗最能打的索伦兵大多入了关,余下的这些索伦兵在收到富椿的征召和动员令后,不知为何竟然不愿意从征。

  索伦人不去打,富椿就更加没勇气派人同弘晌会师了。

  他也没能力把不服从调令的索伦兵抓捕起来,眼下大概也是存了看看再说的心思。

  弘晌若是打赢那个什么鬼子六,他富椿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动员一支军队前去跟随入关。

  弘晌打不赢的话...

  事情就难说了。

  漠北蒙古诸部、乌里雅苏台将军及尹犁将军等处,弘晌也派人联络了,但是这些地方离得太远,就算愿意参加这次满蒙会盟,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最终,来的是科尔沁左翼达尔汉亲王旺札勒多尔济带领的9000余蒙古兵;土谢图亲王喇什那木札勒也是亲自带兵前来会盟,计有骑兵7000余;卓里克图亲王恭格喇布坦带来的兵最多,足有13000余人。

  恭格喇布坦的祖上就是吴克善。

  满蒙王公大臣是在在盛京境内的巨流河新民巡检司会师并歃血为盟的。

  会盟情况俨然当年太宗皇帝与蒙古诸部会盟,声势搞得很大,还杀了一匹白马。

  此次会盟,作为康熙爷长子一脉的弘晌被会盟的王公大臣公举为“领袖”,也就是说满蒙联军能将出关的维新伪军击败,弘晌便将成为大清新的皇帝。

  龙椅的诱惑让弘晌造反之心更加坚决,其部下那些想从龙的八旗军官们也是磨拳擦掌,恨不得如同百年前摄政王多尔衮入关时般浩荡扫平关内,然后也享受享受关内的荣华富贵。

  为了拉拢关外各大臣的支持,弘晌暗地已经许出四个帽子王,以及不低于五个公爵。

  拉拢过程跟六皇帝很像,甚至连劝说的话都差不多。

  区别在于弘晌是空手拉人,六皇帝当年是实打实的把钱拍在桌上。夶风小说

  这也不能怪弘晌不够诚心,谁让关外穷呢。

  满蒙联军制定的作战计划是以锦州吸引维新军,待维新伪军在城下举步为艰时,联军主力再趁势杀出,一战定乾坤。

  计划是没有错的,机会也是极大的

  ,毕竟锦州刚刚抢修加固过,城内有万余精兵把守,维新伪军想在短时间内拿下这座坚城跟想吃屁没啥区别。

  历史上锦州也的确难以攻克,前明直到松山之战决出胜负,锦州的祖大寿才出降。

  此前,大清军数次围攻锦州都无功而返。

  但很快弘晌就发现不能再照原计划执行了,因为伪军居然胆敢分兵越过大凌河向广宁方向抵近,探马传来的消息表明这支伪军以步兵为主,大概两三万人左右。

  一个同样大胆的作战计划很快被满蒙王公大臣们敲定,那就是集中联军主力吞掉那支越过大凌河孤军深入的伪军。

  两方都想吞掉对方,随着时间的推进,腊月二十一日双方终是在十三山站爆发大战。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大人,得加钱更新,第九百八十一章 新旧八旗的对决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