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后的最后,这三人还是得出了一些共同的结论。
比如他们都不想死,比如他们都想活着享受荣华富贵,都不想在这里被叛军围困到死。
所以他们做出的决断就很有针对性。
第一,能守多久守多久。
第二,守不住了就立刻往关中方向撤退求援,争取在关中立足。
第三,调集全部女真精锐和亲兵保护他们自己,绝对不能给城中某些居心叵测之人可乘之机。
事情就这样确定了,开封最高指挥部还是很快的向全军宣布光复军所说的一切都是谣言,皇帝还活着,大军还在进攻,节节胜利。
光复军是山东守不住了所以才试图诓骗开封作为新的根据地,谁要是信了光复军的鬼话,那就是自讨苦吃,自寻死路。
而光复军的表态更加直接。
光复军的传单投射入城内之后,攻城行动就暂缓了,仿佛是为了留出时间给城内的汉人们仔细思考,而之前的攻城更像是一种威慑,是一种武力上的炫耀——
看到了没?
我可是很强的。
你们要是跟我干,那就跟我干,不跟我干,那我就干你。
意思已经很明确很直白了,就看城内的汉人们怎么选择了。
他们的选择还是十分艰难的。
一方面是光复军的宣传,一方面是城内高层抵死不承认。
所以当皇帝已死大金药丸的消息在军中广泛流传的时候,一切都是假象的消息也在流传,汉人签军们有点搞不清楚到底是谁药丸,是光复军药丸还是大金国药丸。
这就让他们不知道该站谁家的队伍——这可是很重要的。穿书吧
不确定谁赢,他们怎么能确定该帮谁呢?
万一运气不好帮了输家,那该如何是好?
城内的士兵们万般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办,正巧这几日光复军也没有攻城。
为了不给城内团结一心对抗光复军的机会,张越景下令军队围而不攻,转而在开封周边攻城略地,不断拔除开封周边的军事据点亦或是县城,以此达到孤立开封的效果。
顺便,张越景还抽空去看了看开封一带的地上河。
亲眼见到地上河的危险之后,张越景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苏咏霖要用治理黄河做为复兴会成立的幌子。
不,或许不是幌子,苏咏霖是真的知道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危险,也是真的想要解决掉这可怕的地上河对中原地区的威胁的。
并且他认为只有复兴会这样非官僚的办事组织才能真正完成治理黄河的重大使命,因为这实在是太难太艰险了。
据说复兴会总理田珪子和副总理辛弃疾在大战开始之前已经开始研究怎么治理黄河了,似乎是提出想要把黄河恢复到东汉故道的状态。
因为他们说黄河在东汉时期经历过一次大修,被一位东汉名臣修缮的很不错,往后千余年黄河都是按照他所规划的故道畅流的,让河北地区农业繁茂,繁荣昌盛。
直到北宋建立以后,为了对付辽国的威胁,皇帝和臣子们不断折腾河道,加上气候改变等等因素,以至于情况恶化。
对于这些内容张越景不了解,兴趣也不是很大,他只知道如果有命令下达,他肯定会带着部下士兵不惜一切代价将黄河治理成功。
老百姓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怎么能因为发一次大水就全部毁灭了呢?
那未免太残酷了。
视察地上河回来以后,因为听说南边有金军援军正在向开封靠拢,于是张越景就集中精力准备应付这些援兵。
毫无疑问,这些援兵都是来自南方宋金边境的边防军,都是正规军,战备也基本充足,拥有最起码的战斗力和组织度。
这些人倒也是胆大,面对宋军战备的情况,居然还能调兵北上支援开封,看起来是真的把开封看得很重。
张越景本来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当他知道具体情报的时候,就有点意外了。
来援金军只有一千多人。
为了防范金军边防军的北上支援,张越景在进攻开封的途中就不断往南边派遣哨探秘密潜入。
宿州、亳州、陈州和许州一带都有张越景安排的哨探,专门监视南边边防州的军队动向。
但是至今为止,只有许州出现了北上的金军,人数也就一千,其余各地均无金军动向。
周至对此也表示费解。
“若是南边金贼已经和宋军开战了,这倒也不奇怪,但是他们并没有开战,只是互相对峙,只派一千人北上,着实有点奇怪。”
张越景思考了一阵子,对这件事情感觉难以理解。
这倒是他想当然了。
张越景成长在苏咏霖麾下,苏咏霖统领的部队向来讲究团结友爱合作共赢,彼此之间的竞争都属于良性竞争,并非意气之争与门户之见。
但是金军可不是这样。
简而言之,就是南边的金军边防军不愿意为了孔彦舟冒险。
这乍一听上去有点奇怪,同属大金国,你怎么就对你的顶头上司见死不救呢?
但实际上还就是这样。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孔彦舟自己作死。
去年赵开山统军攻打开封的第一次开封之役中,光复军进逼到了开封城郊,孔彦舟作战不利,开封危急。
当时宿州防御使徒单克宁主动领兵北上为开封解围,带着数千骑兵大胆杀入光复军的大后方,把光复军的后勤毁掉了,逼得光复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不得不撤军。
战后,按照功绩来判断,徒单克宁不管怎么说也应该是立下大功了,应该计入功劳簿,受赏。
结果孔彦舟不冷不淡地把徒单克宁的功劳收到了自己脑袋上,自己去请功了,然后又说他没有下令所以各军不得出击,徒单克宁贸然出击,几乎酿成大错,看在立功的份上功过相抵不予追究,下次不准再犯。
好家伙,感情徒单克宁抛头颅洒热血给你解围,到头来却是错的,你才是对的?
徒单克宁严格来说还是皇帝完颜亮的亲戚,因为他娶了完颜亮老爹完颜宗干的某个庶女,但是不知怎的完颜亮很不喜欢他,所以就想方设法把他外调,不让他掌握权力。
孔彦舟知道完颜亮的心意,所以就把徒单克宁的功劳给抢夺了,自己去享受,赚的盆满钵满,得到了完颜亮的嘉奖。
徒单克宁什么都没有。
这一做法很伤人品,很寒人心。
徒单克宁立下大功却没有受赏,反而被指责,差点还要被问罪,这种搞法搞来搞去还有什么意义?还有谁会愿意在你孔彦舟的统领下继续作战?
鬼知道哪一天立下了功劳反而被你夺走了,还要被你各种指责,弄不好连小命都保不住!
虽然之后徒单克宁很快被调往辽东出任胡里改路节度使,但是南京路各路金军统领从此对孔彦舟离心离德,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各种搪塞推脱,再也不愿意全心全意为他办事。
这一次光复军出征出人意料,以至于开封被围,各路边军指挥官震惊之余,却没有谁想要救援孔彦舟。
得到消息之后,各路边军指挥官最先考虑的不是怎么派人支援开封,而是前线战况究竟如何,完颜亮南征情况究竟如何。
紧随其后,很多流言传到宋金边境的几个州,说皇帝死了,大军战败了,光复军开始反攻了,金国药丸了。
好家伙,这可给这些人吓得不轻。
一边是光复军出征包围开封,一边是皇帝战死大军全军覆没的流言,怎么看都有种诡异的契合感。
大金国真的药丸了?
种种忧虑之下,最后只有蔡州防御使派了一千兵马装模作样的北上支援,但是进入许州之后就不动弹了,因为领兵的军官自己也怕成为弃子,干脆就徘徊不前,尽力拖延。
其余的刺史、防御使们都在思考眼下的局面到底该怎么办。
一边是厉兵秣马眼看着就要北伐的宋军,身后则是虎视眈眈战斗力强悍的光复军,他们就像是被两面夹击了一样,感觉继续下去随时都有可能被一勺烩。
而且光复军既然侵入了南京路,那么边境各州的军备物资运输路线都会遭到巨大的威胁,很有可能军用不济,到时候就完了。
于是比起支援那个刻薄寡恩的老混蛋孔彦舟,边境各州的军事统领们更加在意他们自己的安全。
一边严防宋军北伐,一边大量派人到北边打探消息,就是不去支援开封。
他们出奇一致的认为如果皇帝真的完蛋了,那还守什么开封?赶快跑路不才是最重要的?不然等着被两面夹击?
于是就有了很尴尬的一幕——张越景以为会有很多金军援兵来支援开封,结果却只有一千多人出发了,并且距离抵达还是“遥遥无期”。
援兵不来,开封城内的局势也没有变的更好,流言蜚语越传越多,孔彦舟接连逮捕了十几个传流言传的匪夷所思的士兵,又下令斩首,但是也拦不住众人悠悠之口。
城内的氛围变得日趋紧张,且因为城内太多的人口,以至于粮食渐渐紧张起来,孔彦舟不得不下令削减每人每日粮食配比,以此延长可以坚守的时日。
但是落在士兵们身上,那就是城内粮食告急、行将崩溃的状况。
汉人士兵们面对这个局面越来越动摇,越来越倾向于城外只是包围却不发起进攻的光复军,接连几天都有一些汉人军官私下里聚在一起商议要不要做掉孔彦舟,打开城门迎接光复军入内。
奈何守城门的军队都是女真兵,很多军队也配备了女真军官进行监视,孔彦舟等人每日出现和离开都被装备精良的亲兵严格保护,绝无任何空子可钻。
然而最大的空子就是他们自己的想法。
因为粮食数量越来越少,且主要用于提供给女真权贵、正兵、将领亲兵等等,普通汉人士兵得到的就比较少,不够吃,于是汉人士兵们就要饿肚子,心中怨气越来越大。
最后实在忍不住,他们在一些基层军官的带领下向上级讨要说法,询问为什么每日战备任务那么多,粮食却那么少。
上官当然给不了让他们满意的答复,只是一味地搪塞,搪塞并不能解决问题,问急了,那些上官直接就让手下亲兵逮捕领头的人一顿痛揍,彰显自己的武力。
但是他们没有料到的是过去百试百灵震慑底层士兵的手段现在行不通了。m.chuanyue1.com
“都给你们卖命了,却连饭都吃不上,就这还卖什么命!卖命之前都要被饿死!不管了!兄弟们!造反了!投靠光复军去!!!”
第一支造反的汉人签军队伍把他们所能找到的最高级的女真军官杀死之后,就迅速席卷了一座城门楼。
越来越多的人响应,越来越多的人跟随他们冲击城门楼,给把守城门大权的女真正兵带去了巨大的冲击。
当时是白天,正午时分前后,光复军的士兵们吃过午饭之后正准备午休,结果骤然听闻开封城楼上的喧哗之声,接着骤然发现开封城的一座瓮城城门居然打开了。
这……
是什么情况?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启明1158御炎著更新,四百七十六 兄弟们!造反了!投靠光复军去!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