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大的一群骑兵,足足三千人之多!
明明刚出城,怎么就没了?
虎林赤钻心透骨,摘心挖肝,疼得几欲昏厥……这三千骑兵可不一般,其中多一半都是他的亲朋,族人,至少也是同乡。
他们抱成一团,从最早起兵,对付红巾,十年征战,虎林赤能有今天的地位,多一半都是靠着这些人杀出来的。
如今他的心头肉,被人生生削下去一块,如何不恨?
“常遇春,我早晚必定要杀了你!”
“传令,死守归德!”
虎林赤怒吼着下令,不过在扭头之时,却也悄悄叫来一个精细的手下,趁着外面明军还没有合围,赶快向察罕帖木儿求援,赶快派兵,不然要出大事了。
常遇春以骑对骑,击杀元廷悍将,自然是声威大震,明军骑兵耀武扬威,喜不自胜。
但是常遇春却没有那么高兴,他亲自检查了十几个死去的蒙古骑兵,随后就忍不住苦笑摇头,“奶奶的,这帮人都没准备妥当,打了一群没牙的老虎!”
常遇春有点泄气,这些元军骑兵,有不少没披铠甲,箭壶里是空的,弓带了出来,却也是射猎用的。有人虽然带了弓,却忘记拿了兵器。
起初常遇春还以为是兵器铠甲掉落,但是仔细看了看,也就明白了,是他们仓促出城,根本来不及准备。
说他们是没牙的老虎,也不为过。
王弼却有另一番看法,“大都督,打仗从来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哪有双方都准备妥当,堂堂正正交锋?这又不是打擂台?如果咱们平时准备不足,让人突然杀到眼前,只怕也是这个下场。”
常遇春琢磨了一下,忍不住笑道:“你说得对,所以往后打仗,都给我仔细一点,不许疏忽麻痹,别让人家占了便宜。”
又看了看这些尸体,常遇春随即叹道:“他们明知准备不足,还能冲出来迎战,可见还有几分勇气……把那个领头的给妥善葬了。”
常遇春随后又看了看归德府的城墙,暗暗叹了口气。如果没有这一支骑兵,近乎自杀式的冲锋,耽搁了时间,或许他还真有可能一鼓作气,杀进城去……只是现在不成了。
“王弼,吴良,你们各自统军,随我分头攻城!”
常遇春一声令下,明军立刻按照预先演练的方略,三面围城,只留下西面给他们逃跑。
但这一面却也是死路,常遇春已经暗暗整顿骑兵,在路上埋伏了。
经过这一场战斗,收获最大的或许就是大明骑兵了。
他们验证了自己的铠甲兵器,知道了自己的骑术如何,尤其是见识了被吹得神乎其神的蒙古弓箭,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罢了。
接下来遇上,还指不定谁头朝下呢?
归德府如此,在仪封方向,徐达督兵,也展开了攻城作战。
前方不断将消息传回济宁,正在织毛衣的两个人,看到徐达快速推进,顺利过了黄河故道,心中喜悦,看着常遇春大展神威,全歼蒙古铁骑,更是开怀大笑。
甚至老朱都把织针扔到了一边,就准备着犒赏有功将士了。
但接下来的两天多,却是没有多少好消息了,徐达和常遇春,两员最强大将,似乎都遇到了硬骨头。
朱元璋不得不又捡回了竹针,一边织着,一边跟张希孟商议。
“先生,你怎么看现在的情形?”
张希孟略微思索,就说道:“主公,这话怕又是要从两个角度来看了。”
“讲!”
“其一,咱们的兵马虽然训练不少,但到底有大半年疏于战阵,训练再好,也抵不过真正的战场。其二,察罕到底不是陈友谅,他能把刘福通打得几乎灭国,手下的将士不能小觑,我们一时不适应,也是正常的。”
老朱一怔,“先生的意思,是咱们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敌人?”
“不是……我相信徐达和常遇春,但我觉得他们需要点时间调整。”
“要多少时间?万一落到了察罕后面,又该怎么办?”
张希孟微微沉吟,并没有回答。穿书吧
这事情依旧超出了他的职权范畴,打仗是徐达和常遇春的事情,选派将领,那是朱元璋的事情,该授权到什么程度,也是你老朱的事情。
张希孟闷头织毛衣算了。
朱元璋绷着脸,思忖良久,竟然也把织针放在了手里,“等着吧,再给他们几天时间,察罕翻不了天!”
老朱抑制住了微操的打算,并没有下达多余的命令。
但是朱元璋却也告诉郭英,收拾必要的东西,准备将行在前往单州。老朱要更加靠近战场,实在是拿不下去,那就只有亲自上去了。
老朱在这里酝酿着,前方的徐达也是压力山大,他把手下的数位指挥使都叫过来,一顿臭骂。
大军从快速行军,转入猛烈攻城……结果准备不足,攻城器械不够。尤其是投石机,居然没有事先准备好木材,等到仪封之后,发现村社荒芜,树林早就被砍光了,竟然没法就地取材。
必须从后方调运,贻误战机!
一贯平和的徐达,第一次声色俱厉,好像一头发狂的狮子,挨个痛骂一顿,诸将浑身颤栗,无不惶恐。
如果说这帮骄兵悍将连天王老子都不怕,那徐达就是比天王老子还厉害的人物。
最后徐达总结道:“知耻而后勇,全军立刻调整。阎思孝是元军宿将,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马上分派兵马,先攻取临近的兰阳和考城,然后合兵围攻仪封,我就不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徐达迅速调整了部署,他依旧率领主力,围攻仪封,但是陆仲亨跟唐胜宗已经分兵出击,他们也都憋着一股劲儿。
百万大决战,几百年都未必有这么一次,只要能立功,哪怕战死沙场,那也值了!
两员将领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到了第二天下午,陆仲亨首先攻克兰阳,第三天拂晓,唐胜宗也拿下了考城……旋即他们横扫黄河以北的元军营寨据点,并且直抵黄河北岸,放了一把大火,将元军储存在这里的一批草料付之一炬。
冲天的火柱,升腾而起,烈焰横空,烟雾弥漫,宛如一支蜡烛,不光元军看得清楚,就连被困数月的开封城,居然也能看得见。
身形消瘦的刘福通暗暗惊讶,小明王韩林儿则是喜不自胜,总算有援军了吗?他们能活下去了?
面对此情此景,刘福通只余满心无奈。
要是让明军得手,只怕还不如现在的处境呢?
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徐达调整之后,迅速取得战果,明军数次发起总攻,阎思孝只能被动应付,这座城市已经坚持不了多久,随时可能被明军拿下!
朱元璋终于可以松口气,把手里的织针放下了。
能顺利解决仪封和归德,就算是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
现在的压力落在了察罕身上。
而此时的察罕帖木儿,已经返回了杏花营,他把大将关保放在了汝州,对付冯国用。
因为他得到了一个要命的消息,陕州出现了明军!
这一下子,察罕帖木儿险些一个倒仰摔倒。
他前面一直以为朱元璋是无耻偷袭,是想压自己一头,逼着自己狼狈退回河北。可若是明军派遣一队偏师,攻占陕州,这事情就有点大了。
只要稍微往地图上瞧瞧,就知道陕州地方的可怕。
这里正好在长安和洛阳中间,北边又是河中府,距离潼关也不远。
等于一下子切断了退入关中的路。
彼时察罕预估,他的兵马可以顺利退入山西和关中,凭着太行山和潼关,阻挡明军,赢得主动。
可现在山西这边有孛罗帖木儿捣乱,前往关中的路又被明军截断,留给他们的就只剩中原之地。
当真要和朱元璋硬拼到底吗?
“传令,告诉李思齐,让他以最快速度,出潼关,复夺陕州!”察罕帖木儿顿了顿,又补充道:“让他以大元基业为重,不计一切,用最快时间光复陕州,我愿意保举他为陕西行省枢密使!”
听到这话,手下人已经心惊肉跳了。
毫无疑问,察罕帖木儿把第二把交椅许给了李思齐,只要能夺下陕州,这一支元军当中,李思齐就是凌驾诸将之上的二当家了。
察罕是真的下本了。
一定要拿回陕州!
只要陕州在手,还能退入关中,就算战败了,也不会太惨……察罕帖木儿的脑袋嗡嗡的,他觉得自己太大意了。
竟然没有察觉对方的野心。
但这个姓朱的胃口也太大了点,居然要把他这四十几万兵马,全都给包围了?
当初脱脱号称百万大军,也不过是四十万出头。
要真是让朱元璋弄成功了,这就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饺子了……很不幸,察罕帖木儿就是饺子馅。
“把王保保叫来!”
察罕又让人把儿子叫来,随后他就对王保保道:“我现在给你两万人,立刻前往洛阳,随后和李思齐一起夹攻陕州。你记住了,无论如何,都要拿下陕州,那是咱们爷俩的命根子!”
王保保心下凛然,立刻领命。
小小的陕州,竟然成了决定这场胜负的关键,王保保的兵马,加上洛阳的兵马,就有三万多。
李思齐所部,也有近十万兵力。
也就是说,在朱文正的面前,足有十几万人。
小小的陕州,能扛得住吗?
此时的朱文正还来不及想那么多,他正在指挥军民,向城里搬运粮食,也包括食盐。
在开拔之前,朱文正他们就盘算着从解州等地弄到至关紧要的粮食,可到了陕州之后,他们才发现,地图上虽然很近,可中条山横亘期间,解州的盐最好还是走风陵渡,然后运到关中,或者向河南运输。
中条山不是不能走,问题是又要抢掠,又要运输,太耽搁时间,他们又没有水师,如何渡河,就成了大问题?
除非能让商人主动运过来,那才可以。
但问题是人家商人凭什么答应?
凭钱吗?
貌似还真是个办法!
李思齐独霸关中之后,就不太想听从察罕的号令了。
他想打造自己的王国,成就一方诸侯。
而既然想独霸一方,就少不了钱。
因此解池的盐就被李思齐盯上了,想从他眼皮子下面过,就要交钱……而众所周知,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你就开一扇窗,上帝关上了窗,你就从烟囱爬出去。
反正只要有利益,什么事做不得!Μ.chuanyue1.℃ōM
结果就真的有商人从中条山,开辟了商路,专门走私。
朱文正从百姓口里知道消息之后,立刻收买了几个陕州商人,给他们巨款,前去采买。
说来有趣,由于大战爆发,察罕已经下令,让商人们把食盐粮草,全都给他送去。
商人们也不傻,给了你察罕,那就是掉到了老虎嘴里。
他们阳奉阴违,虽然封存准备,但是却不运输,想着拖延下去,找机会出手。
就在这时候,朱文正派人过来,大把的金银奉上,居然从商人手里弄到了五万石粮食,另外还有三十万斤盐。
本该送给察罕的粮食,此刻却成了明军的掌中之物。
朱文正喜笑颜开,甚至把那几个盐商叫到了面前,“跟着我干吧!你们要是回去,我就把消息透露给察罕,到时候你们可就死路一条了!”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臣完整版免费更新,第四百七十章 军粮到手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