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那一日,粮铺里来了一批白面,比磨盘磨的还要细。
食堂里供应了酸菜猪肉饺子,有条件的,自己家里也包了不少,吃的那叫一个舒坦,除却那些以前山珍海味的人家有些心酸外,其他人都觉得这日子过得可真舒坦。
眼看着越来越冷,就要开始下雪,再想想田地里用草木灰和麦草盖的好好的那些菜,还有家里地窖里面放的囤粮,就觉得这日子有盼头。
尤其是大缸里积的酸菜,家家户户都积了上百斤,足够吃到明年开春入夏的。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所以冬至这天的相亲大会,参加的人格外的多。
如今所有人的户籍都被重新编纂过,以前的丫鬟也被放了身契,若说平常这样的人普通庄户人家是不敢娶的,毕竟一旦娶了,以后子孙就都是奴籍,如今可没这方面的顾虑,所以以前在大户人家做过丫鬟的就成了香饽饽。
本来这相亲大会是交给杨子平的,可偏偏杨子平自己还是个单身狗,哪里知道怎么搞浪漫,最后还是杨佳氏看不下去了,带着两个儿媳妇就准备了开来。
当然,帮忙只是顺带,主要目的还是为嘎昆找个老婆。
比起嘎达混和嘎西亥两个不叫人头疼的,嘎昆这个最老实的,反倒最叫杨佳氏担心,这次说什么都得给嘎昆看个四角俱全,性情温和的好姑娘。
杨佳氏带着苏依兰和温小蝶妯娌俩雄赳赳气昂昂的就去了。
范婉得知后很是沉默,然后心有余悸的拍拍胸口。
辛亏原主的老公是康熙,否则肯定也得走上催婚的不归路。
带着隐秘的高兴,范婉直接将相亲大会的事交给了她们,彻底撒手不管,至于她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热闹的跟过年似的,但凡家里有适龄的,都提前将家里打扫干净,还给这些未婚的或攒或借了一件新衣裳,穿起来撑体面。
杨佳氏深刻理解到范婉的意思,决不允许盲婚哑嫁。
以前的官媒冰人再次走马上任,拿一份工分,由于她们是官媒,对本地户籍比较了解,以前为了做媒,也曾说过违心的,总归盲婚哑嫁,送入洞房也就翻不了边了,后来哪怕不满意也是脱身不得,可如今这位范先生却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只叫她们实话实说。
起初她们还觉得为难,只觉得这世上哪有这样做媒的。
可如今她们却越做越顺当,因为能谈婚论嫁的,都是互相相看了解过的,她们做个便宜媒,拿了媒人红包,却不用担心思怕人骂,这天下还有这等好事,她们岂有不愿的道理。
也正因为此,盛京城仿佛家家户户都要办喜事,商铺里的糖果点心,布料首饰卖的特别快,为此范婉立即叫人快马加鞭的送信去了江南。
江南那边,作为盛京首席合作人的吴为有接到信的第一时间就去订货。
可就算如此,也一直到了过了年开了春,商队才到达了盛京,路途遥远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便是冬季这北方的路是真不好走,路上还容易遇到匪徒,好在他们的护卫给力,才不曾叫人劫了去。
与货物一起到的,还有另一个消息。
太皇太后死了,就在去年年底的时候。
说起来也是突然,这位老太太缠绵病榻好几年了,可纵然如此,对后宫掌控力度也不低,可这一次,康熙刚十分任性的把后宫妃嫔的位份往下降,老太太就没了,这就不得不叫人怀疑,老太太的死与这件事是否有关。
说白了,就是不少人怀疑太皇太后是因为皇上过于任性,而被气死了。
可这话能传到皇帝跟前么?
当然不能。
吴为有穿着素净的衣服,叹息道:“如今正值国丧期间,民间禁一切婚丧嫁娶,不少婚期在即的都改了时候,盛京这边,是个怎样的章程?”
范婉听后,沉吟一声。
孝庄这一生,她是佩服的,对丈夫对儿子,甚至对娘家都算的上问心无愧,要说唯一对不起的,恐怕就是她儿子那两任可怜的皇后,从蒙古嫁入皇家一辈子,也没能享受到丈夫的关爱。
除却这些,再说她的功绩,也是极不低的,至少,没有她,就没有康熙盛世。
再加上这盛京城内还有不少普通旗人,范婉也没想过非要人家跟着汉人这一套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习俗,人家愿意为这位老太后守一程,也是人家的心意。【穿】
【书】
【吧】
但确实不适合大张旗鼓就是了。
“写个告示张贴到城门告示栏吧,有心的,自然会看见,其他的一切照旧。”
也就是说,盛京、宁古塔、雅克萨三地不尊国丧之礼了。
吴为有想要说什么,但想想,还是什么都没说,至少范婉还愿意写个告示,若她真的不开口,恐怕太皇太后都下葬了,他们都不会听到消息。
若吴为有这想法给范婉知道了,范婉肯定要反驳,孝庄下葬之前他们肯定能知晓,毕竟她老人家躺了三十九年才得以进的皇陵!
第二日清晨,城门外的告示栏上低调的增添了一张崭新的,白色的告示。
与往常红色的不同,这张白色的格外显眼瞩目。
不少识字的特意去看了,没多久,城里就多了不少哭泣的声音。
哪怕现在已经到了叛军统辖之下,可京城的老太后,多多少少与他们都有着关系,不少人家换上了素色的衣裳,家里也撤下了荤腥,只食素餐,甚至还有偷偷摸摸烧纸钱磕头的。
城防上巡逻的看见了也当没看见,只瞥一眼,便扭头就走,十分的人性化。
如此,城里也都知道了,叛军并不阻止他们祭拜。
于是,一些人家胆子也大了起来,干脆十几家联合起来,请来一位高僧,为老太后念了一段往生经,他们没什么能做的,如此也算安心。穿书吧
太皇太后的死,到底还是给盛京喜庆的日常带来了影响。
可两个月后,这点儿影响也就微乎其微了。
从去年冬至到二月初,定日子快的已经开始预约轿夫给子女成婚了,同样,国丧的悲伤也在别的城市的百姓头上散去,如今人们讨论的多是春闱之事。
又到了春闱之时。
早在去年八月,全国各地的学子就启程上京博前程,所以哪怕是太皇太后死了,也阻止不了京城的热闹,当然,康熙也没想过阻止。
毕竟春闱是大事,各地学子京城汇集,高谈论阔,诗会酒会,实属正常。
可就是这样的正常下面,却酝酿着一股不正常来。
江南来的学子这次来,不仅带来了科考的书,还带来一本神书,这神书一出,顿叫不少人看的如痴如醉,甚至连科考资料都不愿看了,甚至有人为此书写起了小论文。
如此大的动静,哪怕康熙是个瞎子也看见了。
“砰——”
一本粗制滥造的册子被狠狠的摔到地上。
康熙气的直哆嗦,而下面跪着的几位官员更是满头大汗,哆哆嗦嗦的趴在地上,一句话都不敢说。
“你们是当官久了,飘上天了,体察民情都做不到了,这么多的举子到了京城,这种书在其中流传,你们竟一点儿都不曾发现,朕看你们是昏了头了。”
康熙痛声叱骂。
“这些人可都是大清未来的官员,是朝廷未来的肱骨,结果他们看的却是这种书!”
康熙气的捶桌子。
“你们可曾想想,这些人做了百姓的父母官,这样的思想,会是怎样的后果,大清的江山还能稳当吗?”
“皇上息怒……”
大臣们的身子顿时压得更低了。
康熙也想息怒,但是他息怒不了啊。
好在如今也不似当年,面临着朝中无人可用的境地,这些学子能录入进士科也不过三百人,其中除却三甲留用翰林院,其它大多数外派为知县,进士同进士还又有不同。
康熙闭上眼睛,呼吸都有些不稳的长叹一声。
“此次春闱学子偷看禁书一事,张英,你既是礼部左侍郎,又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此事交由你负责。”康熙平复了情绪,亲手点了张英。
张英心底一突,连忙低头领旨:“微臣遵旨。”
一句话,这书被打为了禁书,汉臣张英则需出手对付这些看了禁书的举子。
走出乾清宫的张英在这还算清冷的二月,背脊却被汗湿透了,刚从老家探望病重母亲回来的李光地,前些时候刚被礼部弹劾了一通,而作为礼部左侍郎的张英该和他关系不好的,可偏偏,因为同为汉臣,又惺惺相惜,竟也能说得上话。
刚刚御前听训听了个全程。
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见了深深的担忧。
一场新的文字狱风暴就要开始了啊。
走出紫禁城,张英被小厮扶上马车,刚一坐稳,就看见李光地的小厮手里捧着个水囊走了过来:“张大人,我们大人说您刚才汗出的多了些,特意叫小的为您奉上水囊。”
张英愣了一下,撩开帘子看了一眼,就看见不远处的马车帘子也撩开着。
两位对视一眼,然后又齐齐放下。
接了水囊,张英说了声‘有劳’,便动身回家了。
进了家门,他一直在书房里枯坐了一整夜,第二日才起身去衙门点卯,愁绪是骗不得人的,二儿子张廷玉向来顽劣,却也是真的聪明,他眼睛转了几圈,带着小厮出门后不久,就得知了全部。
皇上打算对这次的春闱举子下手。
但凡看过那本禁书的,不仅要革除功名,还要流放南岭。
张廷玉自是气愤难当,八旗子弟自不需要科举来晋升官位,普通旗人也是行武走军队的多,再加上汉民文风鼎盛,所以举子多为汉人。
康熙这一举动,看似在打压禁书,实则却是在迫害汉人举子。
张廷玉背着手在家里来回踱步,最终眼睛一转,他决定,去搞一本禁书回来看看,到底里面都写了些什么,能叫皇上这般愤怒。
再者……
若能找出一两处可反驳的地方来,也好想办法营救这些举子。
作者有话要说:阿婉:大批人才即将来临!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综穿莫名成了金大腿作者翟佰里更新,第 167 章 清穿(八十三)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