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海上升明帝爱尚 > 第717章 临轩册命
  寒冬腊月。

  奉天蓬来宫里的腊梅怒放正盛。

  小海上,朱以海难得抽空与一大家子冰上大船里休闲,冰上的这条船其实是一座特殊的宫殿,被称为龙宫,就是一座五层大龙舟。

  舱内温暖如春,甲板上却又能领略风光。

  秦王和汉王兄弟俩,带着一群大点的弟弟妹妹们在冰上玩耍,狗拉冰爬犁,还有鹿拉雪橇,滑板,冰鞋,各式各样的,一群金枝玉叶玩的格外开心。

  看的朱以海都想下去抽陀螺、滑冰了。

  “朕打算立弘甲为太子。”

  朱以海对张皇后道。

  正看着九皇子在冰上玩耍的张皇后听到这话,表情凝固,迅速变的惊恐、无助,然后是茫然,很快又带有几分愤怒。

  “小九挺天真可爱,也很聪慧,十个月会走,一岁就会喊爹娘,如今已经能满地跑,甚至会背不少诗词,这小子是个聪明的,只是大明立嫡以长,弘甲既是长子,又是嫡长。”

  “而且弘甲这一年来的表现,朕是带在身边看在眼里,他沉熟稳重,不失大智慧,尤其是那六年北地生活,更造就了他坚韧的性格。

  不经世事永远天真,磨难才能成就英雄。

  如今中原收复,但中兴大明依然任重道远,太子乃是国本,朕没理由不立弘甲。”

  “小九很聪明,将来也未必就会比弘甲差,但他非嫡长。”

  张皇后嘴巴开合,良久才终于说出话来,“大皇子不是真正的嫡长,小九才是。”

  朱以海伸手去牵皇后的手,可气愤的张皇后直接躲开了,她觉得愤怒,委屈,甚至伤心,当年朱以海南下到台州,跟逃难一样,连个落脚地都没有。她嫁给他,带去无数陪嫁,连居住的紫阳宫都是张家别产,甚至婚后衣食用度都是张家的。

  起兵之初,张家不仅拿了几万两银子,还把护卫家丁都借与。

  可现在,皇帝居然说出这般无情的话来。

  朱以海叹息一声。

  皇后态度坚决,不肯退让,“臣妾要找文首辅评理,要找宋公等主持公道。”

  “后宫不得干政!”朱以海有些不高兴。

  “九皇子才是嫡长!”

  朱以海看着情绪激动,甚至面容都有几分扭曲,变的很陌生的这位江南女子,以前她是水乡大家闺秀,温柔婉约如水一般,虽说两人聚少离多,甚至也没太多感情,但她是个很传统也很贤淑的女子。

  可今天这事,似乎碰触到了她的底线,她开始不顾一切的要争。

  “朕不希望闹事。”

  皇后哭泣出声,开始哀求朱以海,甚至要给他跪下,朱以海抓住她,“别这样!”

  “陛下你答应臣妾······”

  “这不是家庭琐事,这是军国大事,是国本,弘甲各方面都非常合适,朕不可能更改主意的。”

  “臣妾绝不答应!”

  “九皇子才是嫡子,他是陛下唯一的嫡子。”

  朱以海有些烦躁,“皇后如果非要这般,那朕可以废后,到时小九就不是嫡次子,而是庶皇子了。”

  这话如晴天霹雳一般,张皇后不敢相信皇帝这般绝情,几年夫妻,说不是感情多亲密,但她也不觉得夫妻感情不好,她虽是皇帝续娶,甚至是第三任正妻,但婚姻不就如此,夫妻不也如此。

  男外女内,也不需要多么甜蜜恩爱,但她不觉得自己哪里做错过什么。

  “对不起,朕刚才一时气话。”

  皇后绝望的咬牙道,“既然陛下如此绝情,如果不立九皇子为太子,便请废臣妾。”

  朱以海见她这样子,大声叫来宫女,让她把陈贵妃和阮嫔叫来。

  阮丽华去年也为皇帝诞下了一位皇子,是第十八子,如今皇帝共有十六子,也是子嗣旺盛。

  “皇后突然身体不适,陈贵妃和阮嫔你们把皇后送回宫中休养。”

  本来难得的家庭休闲聚会的时光,也因此打断,朱以海有些气闷的离开,直接去了总理处。

  他召来了总理处大臣、学士们。

  “朕打算立皇嫡长子弘甲为皇太子,以正储位。”

  皇帝的话说赶来的大臣们都有些惊讶,但也并不是那么意外,这一年来皇帝把两位皇子一直带在身边,但对皇长子弘甲明显格外的器重,而这位皇长子表现也确实不错,甚至民间已有贤王之称。

  他的几篇国事奏陈建议,皇帝甚至在阅览后加以修改,然后交给邸报抄载,各大报刊也都刊登,明显是为秦王扬名。

  而有更敏感者,更是从皇帝的那个皇嫡长子这个称呼中感受到不一样,以前皇帝一般都只公开称秦王为皇长子,从没正式称过皇嫡长子。

  可今天却直接称皇嫡长子,这里面的玄妙,懂的人自然一听就懂。

  “请文学士替朕先拟三道旨,册封陈贵妃为陈皇贵妃,册封阮德嫔为阮贵妃,册封九皇子为秦王。”

  朱以海顿了顿,还让拟旨追封弘甲的生母也为皇后。

  皇帝的态度再明显不过。

  首辅大学士、首席总理大臣文安之,问皇帝,“太子乃国本,陛下考虑好了吗?”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弘甲是嫡长,本就当立,何况又贤良稳重,堪当大任。”

  朱弘甲是侧室所生,本是庶子,但他是元配收继名下,所以是名符其实嫡长子,只是后来张皇后也生了嫡子。

  两人都是朱以海的亲儿子,尊卑得看母亲。

  皇帝如此坚决态度,这理法上皇长子确实也没问题。

  就文安之本身立场,他们这些儒家出身的文臣,向来是支持宗法制度支持嫡长制的,儒家最讲究纲常人伦理法这些,伦理是不能乱的。

  要立九皇子为储,先得废除弘甲过继给大张皇后这个关系,夺嫡降庶。

  他跟秦王也没少接触,确实也挺喜欢这个大皇子,虽经磨难,但没被磨难打倒,反而更加坚韧。

  太子是国本,册立有任何问题,都会后患无穷。

  文安之取来纸笔,开始草诏。

  既然决定了,早立早好,早安人心。现在九皇子也还年幼,还不懂的这些,现在名份早定,以后自然也就不会有臣子围绕九皇子身边去拥护他。

  “升三品詹事府为二品衙门,以阁部、翰林兼詹事官职,首辅文安之兼太子詹事,兼太子太师。”

  “内阁协办大学士堵胤锡兼太子少詹事,兼太子少师。”

  “左都御史徐石麒兼太子左春坊左庶子,兼太子太傅,

  刑部尚书刘宗周兼太子右春坊右庶子,兼太子太保。

  朱以海直接口授太子东宫官属,东宫主要的机构就是詹事府和左右春坊,另有崇文馆和司经局,另外还有三寺,家令寺、率更寺和仆寺。

  又设太子三师三少,太子宾客四人。

  并按唐制,设东宫十率府,太子左右率府、太子左右司御率府、太子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

  左右内率下设太子亲、勋、翊、武四内卫。

  左右司御和左右清道则各领学军一营,其余率府不领兵。

  左右清道率府主要职责是掌东宫内外以昼夜巡警,左右监门率府掌管东宫门禁。

  左右内率府掌管东宫侍卫,侍卫太子,并掌管兵器、仪仗。

  詹事、左右庶子都是东宫要职,朱以海都以大臣兼领,而少詹事为实际负责东宫事务官员,这首任朱以海特挑选了堵胤锡这位协办大学士。

  其它詹事丞、詹事主簿、太子冼马等官职,则多由翰林官兼任。

  朱以海册立太子,直接给太子准备了一整个东宫机构,主要官员为朝廷大臣兼任,而一些主簿、冼马等品级低些的实职,却也专门安排了优秀翰林担任,以辅左太子。

  更加特别的是,朱以海居然给太子统兵之权。

  专门给他新建太子内四卫,每卫五百人,总两千人。东宫四率各领一营学军,就是四营两千人。

  这学军其实就是东宫新设东宫讲武堂的学生,实际则是士官学校,培训年轻优秀士官的军校。

  给东宫的兵虽不多,总共四千,其中两千还是在校受训士官,但这毕竟是实打实的四千兵马。

  皇帝直接给东宫这四千兵权,可见皇帝确实是要真正在东宫健全一个小朝廷的。

  现在詹事等都由大学士尚书等兼任,但朱以海打算接下来还要增设职位,比如左右春坊的左右庶子要增加一人等,这些新增职或副职就要选一些更年轻的优秀官员充当,成为实际上协助太子管理东宫事务的官员。

  那些兼职东宫官的大臣们,有空的时候辅左一下太子,也对东宫事务大方向把握,甚至做点审核等,具体日常事务则交给那些常驻东宫的官员们负责。

  朱以海是要让东宫成为一个微型朝廷的,将来他要是外出,就要让太子和东宫真正负担起留守监国的重任,让他们能够先接触和负责一些具体的事务,以锻炼治理国家能力,随时准备接班。

  不经历练,又怎么能继承皇位。没有历练,甚至不能组建一个自己的核心团队,就算顺利登上皇位,也有可能被大臣们架空。

  明朝许多皇帝的最重要问题,其实都是缺少足够的心腹,最后只能把在宫里身边的太监等当成心腹来对抗外廷大臣,虽然把太监政治玩出了新高度,但他们却始终不能真正掌握朝政,这也是大明衰败的根源。

  皇帝和内阁外廷争权,国家连个真正的政治中心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强盛。

  东宫机构和官员,就是教导、辅左太子的,也是给太子练手的。

  朱以海甚至计划等明年迁都北京后,到时在周边划出一个府或是一个县交给东宫来负责管理,给他们一些更直接的历练机会,实战练兵。

  皇帝透露出来的态度和决心,满殿大臣无一人反对。

  这既是皇帝向来的权威,也是这新太子大家也都很支持,在座的都是皇帝千挑万选的心腹,谁又会跟皇帝唱反调。

  “准备筹划册封太子的典礼仪式吧。”

  “臣请求在奉天殿临轩册命,皇帝亲临现场,典礼由首辅文安之主持,次辅代表皇帝授予册书、玺绶,典礼结束后太子到皇后宫中行拜谒礼。

  拜谒皇后后,太子在东宫官属的扈卫下再到太庙行拜谒礼,此项礼仪由率更令主持,在三师三少导从下进行。”王之仁提议。

  朱以海考虑了下。

  “太子先去南京拜谒孝陵和太庙,然后明年正旦日,在奉天殿临轩册命,年后再往北京拜谒太庙。”

  太子是国之根本,朱以海希望能够隆重而正式。

  “还有一事,太子今年十三,但还没行过冠礼,朕推崇周制,崇尚汉唐,当更加弘扬我汉族之元服礼,太子当行三加之礼,网巾、翼善冠、九旒冠。”m.chuanyue1.com

  大明会典,太子、皇孙,年十二或十五始冠,没有加冠是没有亲政权力的,还未成年也不能参与决策。

  一般百姓都是二十而冠,而品官子弟十五可冠。

  加冠之后也表示可以成婚生子。

  明光宗朱常洛因为受待见,储位不稳,直到十九岁都没加冠。

  朱以海让大臣们现在就为太子准备加冠礼,先加冠然后册封太子,加冠后就能正式在给他置办的东宫小朝廷里历练了。

  冠而生子,礼也,男子幼,娶必冠。

  对于朱以海来说,十三岁的朱弘甲加冠后不仅可以册封太子、观政理政,甚至也还要开始给他考虑娶太子妃的事情了。

  “诸卿,弘甲加冠、册封后,年后便是十四岁了,也到了婚娶年纪,大家可有合适人家姑娘,都给朕推荐一下。”

  太子妃也是将来的皇后,甚至是将来皇太孙之母,朱以海还是希望能够找一个品行优良贤淑的好儿媳的。

  对未来太子妃的要求,他倒不限是文臣还是武臣之家,当然也最好是五品以上官将之女,有一定的家世底蕴,最重要的还是姑娘,既得身体健康还得贤良淑德。www.chuanyue1.com

  起码得一米六五以上身高吧,必须是没有缠过脚的,缠多缠少都不行。

  南人北人倒不限制,但年纪最好是十三四或十五六,就算大也不要超过三岁。

  这未来儿媳朱以海可是要亲自过眼的,还得让太子自己看过,必须得仔细一些,不能马虎。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海上升明帝爱尚更新,第717章 临轩册命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