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达,建安三年之时,曹公已有意与仗势欺人之袁贼反目,故而曹公先攻…(当着张绣面,卞夫人不好主动提起这茬儿)咳咳,后攻吕奉先,最后连续败伪帝袁贼。
曹公此举导致周公瑾与孙伯符合兵,间接助孙伯符攻下江东五郡。然则,此事与今日之事又有何关联?”
李通不再卖关子。
“诸公、卞夫人可知,黄祖在建安三年之时,亦曾有意攻占庐江、丹阳及吴郡三郡?”
李通此言一出,船舱内登时一片哗然。
“黄祖曾有意攻江东?”
“江东彼时大乱,曹公又专心应付袁贼,黄祖确有眼光!”
“然则…彼时黄祖为何未与孙伯符一决雌雄?”
…
在场这些人中不乏良将,故而出言皆颇有见地。
然而…这船舱内,怎一个吵字了得?
张绣与卞夫人皱着眉头,压下各自一方争吵声之。
当船舱内重归于鸦雀无声之后,张绣抚须问李通。
“然则…李文达,为何黄祖未出兵攻伐江东?”
李通捋着被燎得只剩半截儿的须髯,呵呵笑道。
“原因极其简单,刘荆州…不!荆州豪族不允许!”
张绣瞬间了然于胸。
孙策在与周瑜会合之后,弥补了其人最后一块短板:超一流谋士!
何况孙策极善用兵,荆州又恰逢张羡之乱,荆州豪族那些无胆鼠辈,在后院起火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允许黄祖主动出兵攻江东诸郡?
(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畔表,表遣兵攻围,破羡,平之。
摘自《后汉书刘表传》
长沙太守张羡衅(刘)表,(刘)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张)怿,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
摘自《三国志之刘表传》
张羡病死、张怿兵败后失人失地,皆早于官渡之战。
可知建安三年之时,荆州恰逢张羡作乱,荆州豪族人心惶惶,导致黄祖痛失此天赐良机。
如此可谓人生无常,大肠套小肠。
只不知,当时的黄祖,在听说孙策势如破竹般攻下江东五郡后,有没有哭晕在厕所…好吧,汉末那叫溷厕。
见楼如比萨斜塔一般歪到了溷厕,卞夫人果断扳正基础。
“然则,文达,此事又与今日之事有何关联?”
这次,李通非但没有长篇大论,反而以五个字将其高度概括。
只见李通笑着抱拳:“许贡之门客!”
于是乎,众皆恍然。
李通继续解释:“许贡为孙伯符所诛,其人之门客为黄祖所收留,黄祖欲借曹公之利刃诛除孙伯符,故与郭奉孝暗中定下此毒计。”
后面之事,诸君皆已知。
赵旻千里驰援孙策,破坏了黄祖、郭嘉二人联合设下之毒计。
然而黄祖贼心不死,又先后策划了九江刺杀赵旻(见前文)、秣陵围杀孙策、许都城郊围杀赵旻的一系列毒计。
因事涉自己爱郎,故卞夫人听得心惊胆战。
于是佳人迅速把握到了关键。
“文达之意为,黄祖早已在暗中勾结吴郡…乃至江东士族?”
李通颔首。
“卞夫人果然兰心蕙质,正是如此!江东士族不满孙伯符之残暴不仁久矣!而黄祖身为江夏士人,又素有名望,故而江东士族大多希望黄祖讨伐孙伯符、并取而代之!
此外,诸公,实不相瞒,黄祖尚与高干密谋,设毒计欲诛除卫将军。”
卞夫人闻言,一颗芳心简直要蹦出了嗓子眼儿。
佳人俏脸瞬间变得无比惨白,恨不能瞬间赶回许都提醒爱郎小心戒备。
佳人语气发颤道。
“文达,计将安出?”
李通当然不可能知道赵旻与卞夫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其人单纯以为,卞夫人只是担心自己的投资打了水漂而已。
是以李通神色淡定如故,微笑着安慰卞夫人。
“卞夫人不必心忧,卫将军既身负天降之重任,又极符合谶语之言,则其人必可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看来李通确实迷信谶语。
卞夫人却如张绣一般,恨不得一刀劈死这个迷信的愚昧之徒。
其人冷着脸再次喝问。
“文达,计将安出?”
李通见卞夫人动了真怒,当即乖乖将高干秘遣死士之事全盘说出。
真相与赵旻所猜测的结论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郭嘉那支的郭家族人,在此事之中起到了隐匿死士的关键作用。
赵旻确实大意了,他委实没想到,郭嘉为其主从容赴义,其人那些族人竟会迁怒赵旻。
卞夫人险些将满口贝齿咬碎。夶风小说
毋庸置疑,郭嘉那支族人,也即将倒血霉。
只见卞夫人咬牙切齿道:“妾必将郭奉孝挫骨扬灰!”
诸君,千万不要引起女人的仇恨,否则后果将很严重。
另外,男士们一定要心疼女友或者老婆,千万不要和她们吵架,因为那不但是必输之局,而且没有任何意义。
欺负女子算什么英雄?
这次扳回话题的是张绣。
“卞夫人不必担忧!许都有子龙在,阿旻必可安然无恙!何况阿旻身侧之精锐亲卫皆能以一当十,高贼之死士虽众,亦决不可伤阿旻性命。”
张绣果然了解亲家赵云和女婿赵旻,正因赵旻的亲卫足够精锐,才能使赵旻坚持到赵云赶到,并最终幸免于难。
见卞夫人犹不放心,甚至珠泪在眼眶中打转,张绣不由心中一动。
不好!老夫之女又将有强敌…
且慢!阿凝心思单纯,若可引卞夫人为强援…
张绣在不动声色间,便暗暗打定了主意。
可怜天下父母心。
夏侯惇见卞夫人忧心如焚、甚至悲痛不已,独眼一眯,赶忙叉开话题。
“李文达!此事铺垫已足,你且说明一番黄祖之全盘毒计!”
李通见气氛变得极为凝重,便不敢再耽误时间。
其人将黄祖之毒计原原本本讲了一遍。
一切,仍然没有超出赵旻、贾诩和荀攸的预料之中。
黄祖的目的,正是占据江东、南阳郡,趁交趾牧张津与刘表不和,再占交趾,最后徐图汉中、益州。
人心不足蛇吞象,不外如是。
黄祖此计的关键点在于,其人与吴郡、会稽郡士族里应外合,一夜之间攻陷丹徒城,打大江对岸的陈登一个措手不及。
黄祖认为,江东既得,江夏郡便可失而复得。
何况江夏郡有李通,豫章郡柴桑县尚有雷薄、陈兰、梅成三贼,如此布置,黄祖自认万无一失。
而在占据大江中游及下游之后,黄祖便可据大江天堑而守,进而徐徐攻占交趾和益州…
黄祖虽已年过半百,但其子黄射正值壮年,黄祖实则是在为黄射铺路。
所以说,黄祖实在太看不起刘备了!
在黄祖的算计之中,完全漏掉了刘备。
也难怪,刘备自兴平年间便屡战屡败…
初平四年至兴平元年(193-194)刘备在平原国时,因与袁谭争锋而部曲锐减,因此不得不转投陶谦。
后刘备在徐州争盟淮隅,却先后为袁术、吕布、曹操所败,惶惶如丧家之犬般,在建安五年(200)投奔袁绍。
之后的故事诸君都已知。
刘备在官渡又连续战败,战后被赵旻赏给一个四战之地东郡而无从发展,后刘备又转投族兄刘表任桂阳太守。
如此郁郁不得志之人物,也难怪黄祖会瞧不起。
然而,黄祖只看到了刘备的狼狈,却未曾发觉,刘备在越挫越勇的过程中正在飞速成长,刘备那种仁德豪侠的人格魅力,也正逐渐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所以黄祖即将要吃大亏。
冷静下来的卞夫人虽余怒未消,但还是敏锐察觉到一个关键问题。
“黄射何在?”
【作者题外话】:建安三年,曹操先攻张绣,再攻吕布。
当着张绣面,卞夫人不能说这番话,因为张绣没讨到便宜。
当然了,历史上黄祖究竟有没有想过图谋江东,此事已不可考,但从黄祖的一贯的做事风格及行为逻辑来考量,黄祖一定有过这种想法。
可惜了,因张羡之乱,黄祖确实没能付诸行动。
许贡三门客之事,仅仅是云某个人猜想,诸君不必当真。
但高干的死士能藏到赵旻眼皮子底下,没有内鬼可能吗?
张羡身故后,曹操遣张津为新任交州刺史,但“刺史治所”不在交州,而在荆州零陵与桂阳。
由此亦可窥见曹操无心激怒交州的土著豪强势力。
(曹公)授孙贲以长沙,业张津以零(陵)、桂(阳)。--《志林》
另一方面看,零陵与桂阳实际处在刘表控制下,曹操故意“慷他人之慨”,实际也在驱虎吞狼,挑拨离间。
刘表能忍?
所以刘表和张津(实际是士燮)之间争斗不休。
黄祖觑准的,实际是这天赐良机。
再来说一说刘备
初平年间(190-193),刘备跟随田楷(公孙瓒所署青州刺史),在青州对抗袁谭。
在此背景下,刘备兵员数量锐减,同时目睹了赵云的离去与幽州的乱局,因此萌生去意。
兴平元年(194)刘备弃田楷而归陶谦。
同年,刘备提领徐州,遣使向袁绍示好,获得了河北集团的政治背书。
刘备又举荐袁谭为茂才,化敌为友,与袁绍和解,成功改换门庭。
建安初年,孔融、田楷、公孙瓒相继遭到袁绍讨伐,而刘备坐视不救,归根结底,是因为他的政治立场已经发生变化。
田楷与袁谭的战争,是刘备“出走徐州”的导火索。
刘备最初的政治靠山是公孙瓒。其直属上司,则是公孙瓒所署青州刺史田楷。
(公孙瓒)以严纲为冀州,田楷为青州,单经为兖州,置诸郡县。--《魏书公孙瓒传》
为了争夺青州,袁绍任免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与公孙瓒集团抗衡。穿书吧
(公孙瓒)遣其青州刺史田楷据有齐地……(袁)绍乃遣子(袁)谭为青州刺史,(田)楷与战,败退还。--《后汉书公孙瓒传》
初平年间(190-193)的刘备,曾多次参与对袁绍的战争。
《魏书武帝纪》记载,初平三年(192),公孙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袁绍”。
袁术与(袁)绍有隙,术求援于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袁)绍。--《魏书武帝纪》
刘备驻兵的高唐县,单经驻兵的平原县,均属青州平原郡(见《后汉书郡国志》)。
刘备后来又在青州齐国与田楷配合,共同阻击袁绍。
袁绍攻公孙瓒,先主与田楷东屯齐。--《蜀书先主传》
《三国志》有一处隐秘线索,即兴平元年(194)刘备入徐州时,麾下的兵员数量出现了锐减。
初平四年(193)刘备援助孔融时,麾下尚有“精兵三千”,他与北海地区的黄巾军也没有爆发正面冲突,实力尚存。
(刘)备敛容答曰:“孔北海(北海国相孔融)知世间有刘备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随(太史)慈。贼(指黄巾军)闻兵至,解围散走。--《吴书太史慈传》
然而,兴平元年(194)刘备入徐州时,麾下竟然仅余“杂胡千余”与“新掠饥民数千”。
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蜀书先主传》
可知刘备的三千精兵,在一年之内(193-194)锐减至一千出头;同时兵士又不是死于对黄巾的战争。合理的解释,便是刘备的部曲,死在了对袁谭的战争当中。
按《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田楷与袁谭在青州“连战二年,粮食并尽,士卒疲困,互掠百姓”。彼时身为田楷部将的刘备,与袁谭必然有过大量交锋,士卒锐减,合情合理。
(袁)绍复遣兵数万,与(田)楷连战二年。粮食并尽,士卒疲困,互掠百姓,野无青草。--《后汉书公孙瓒传》
《后汉书》中的“士卒疲困”,对应着《蜀书》中的刘备残兵;“互掠百姓,野无青草”则对应着刘备“掠得饥民数千”。
由此可见,刘备东入徐州时(194),已经山穷水尽,再也无力支撑长久的消耗战,因此才会舍弃田楷,归附陶谦。
恰好,彼时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是陶谦与关中军阀和解;
其二是陶谦与袁术反目。
初平四年(193)袁术败于兖州,东奔淮南,占据九江郡,而九江郡与徐州广陵郡接壤。
袁术占据淮南后,自封“扬州牧”兼“徐州伯”。徐州是陶谦的辖区,可知袁术的行为,无异于政治挑衅。
(袁术)将其余众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之,又兼称徐州伯。--《后汉书袁术传》
陶谦对此极为反感,驱逐了客居广陵的孙策家族(见《吕范传》),又拷打孙策故吏吕范,理由是“吕范是袁术的密探”。
时太妃(孙坚妻)在(广陵)江都,(孙)策遣(吕)范迎之。徐州牧陶谦谓(吕)范为袁氏觇候(即密探),讽县掠考(吕)范。--《吴书吕范传》
袁术的身份较特殊,他是公孙瓒集团的宗主人物。
陶谦与袁术反目,同时通好关中军阀,说明他的政治立场将要改变。
在此背景下,刘备东奔徐州,被称作“去楷归谦”。
这种露骨的写法,无疑说明,彼时(194)陶谦的心态已经出现变化。
先主遂去(田)楷归(陶)谦。--《蜀书先主传》
虽然田楷是奉公孙瓒之命援助陶谦,但陶谦则心存嫌隙。
因此刘备的行为,不是“集团内部借调”,而是“改换门庭”。
时间已不早,下一章,咱们再聊孙策和周瑜。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赵旻颜良更新,第一百八十章 稳居中军帐,各方争斗忙10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