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的骑兵部队,在经过连番作战之下,如今虽已疲惫不堪,无力再战,可新杀入汝南的十万秦军,却完全能够填补这份战力空缺。
薛仁贵自然也知道这点,不过他却并未继续和赵匡胤开战,反而选择了改攻为守,还以上蔡、灌阳、安阳等汝南西部诸县为据点,和平舆等地的宋军对峙,修养恢复战力的同时也在牵制宋军。
薛仁贵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他根本就不需要和赵匡胤硬拼,只要拖到曹魏灭国,到时十几万秦军南下,宋国旦夕可灭。
赵匡胤自然也猜薛仁贵的险恶用心,可大敌当前确实也无心顾及曹魏,只能加派人手时刻关注着曹魏战场的动向。
赵匡胤也知道曹操的压力比自己这边大,毕竟秦军伐宋只出动了十五万兵力,就已经让他头疼不已了,而伐魏可是出动了四十二万大军呢。
曹魏举国之力虽凑出了三十三万守军,却需要分兵驻守各地,面对四路而来的四十二万秦军,魏军战线不但分的太散,而且崩的也紧,任何一条战线崩了的话,就很可能会造成全线崩溃的局面。
赵匡胤和曹操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自然希望曹魏能守住陈留、东郡和颍川,挡住四路四十二万秦军的攻势。
可随着北方战报不断的传来,曹操都还没什么反应呢,赵匡胤却先一步彻底坐不住了。
赵匡胤本以为拥兵三十三万大军的曹魏,就算没有宋明两国的援军,可挡住秦军半年时间应该不难。
可让赵匡胤个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在中原大发神威、大杀特杀,表现极为亮眼的魏军,面对秦军时竟然这么拉胯。
短短半个月内,颍川三大防线就全部沦陷,只剩下许昌最后一道防线,而一旦许昌也守不住的话,那陈留和东郡战场也会彻底恶化。
颍川、陈留、东郡三郡,是曹魏人口最多,也是最富裕的三郡。
一旦这三郡沦陷的话,曹魏也就可以不用再打下去了,因为无论怎么打也是必输的局面,还不如乘早头投降的好。
秦魏两国开战才半個月,曹魏就已经被逼到到了生死关头,能否守住许昌一城,不止关乎曹魏一国死活,也关乎到中原三国的存亡。
所以,在得知晋鄙未尽请示,就出兵救援薛举,并且还折损了四千兵马时,赵匡胤才没有则被晋鄙,因为晋鄙这么做是对的,不只是在帮曹魏,同样也是帮赵宋。
可让赵匡胤感到无语的是,晋鄙明明干的是件好事,可却反而遭到国内的文官弹劾,并且还列举出了多项罪状,而且每一条还都说的像是那么回事。
赵匡胤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在这等关键时刻,干出自断臂膀这种蠢事,所以不但没有责罚,反而还嘉靖了晋鄙,并且向西平增派了一万守军,以表明自己力保晋鄙的态度。
在赵匡胤表态之后,宋国内部的弹劾之声,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搞的都好像是事先有预谋一样。
这让赵匡胤不得不怀疑这次的弹劾,其实是宋国的亲秦派在背后发力,只是一番调查后反而查到自己的好二弟头上,这才放弃了继续追责的打算。
现在秦魏之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节点,曹魏在颍川已损失了近半兵力,想靠五万大军想在十几万秦军的进攻下守住许昌城,单靠魏军来说难度确实有点太大了。
赵匡胤不能再坐看曹魏败下去了,因为魏国再输下去的话宋国就也要倒霉了,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帮魏国守住许昌。
可宋国如今也是内忧外患,不把薛仁贵的十几万大军解决了,实在无力分兵支援其他呀,但许昌又不得不救?
一时间,赵匡胤也不禁陷入两难境地。
此时,赵匡胤反而羡慕起曹操来,毕竟曹魏的地理位置这么差,曹操麾下都有荀攸、程昱、范蠡、陈宫、曹刿五大军师。【穿】
【书】
【吧】
反观宋国,无论是地理、人口、财富,都在魏国之上,可真碰到解决的麻烦事时,却连个给他出主意的人都没有。
赵匡胤麾下也有三大军师:赵普、阎象和申公豹,但赵普在援明大军之中,申公豹被曹操给借游说魔门去了,如今三位谋士中只有阎象在他身边。
倒不赵匡胤觉得阎象不好,而是和那些天下顶尖的谋士相比,阎象的能力显然还差了一些,就比如这次葛陵之战阎象就没有看破蔺相如的算计。
一念至此,赵匡胤又不禁嫉妒起曹操来,他要是有曹操的五大谋士效忠的话,对上秦军肯定不会拉胯到这种程度。
阎象看出了赵匡胤的烦恼,他虽也想出出主意,但奈何自身能力有限,实在想不到解决的办法,于是就向赵匡胤荐才,让其他人来帮赵匡胤出主意,而他所举荐的人正是世称“李邺侯“的中唐名臣李泌。
李泌是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历任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代,辅佐唐肃宗李亨平定安史之乱,计困吐蕃,辅佐德宗中唐时期的最有名的政治家、谋臣、学者之一。
李泌的经历非常坎坷,辅唐四代,两次隐居,一度流放,在玄宗时期遭宰相杨国忠忌恨而归隐,在肃宗时遭权宦李辅国等人诬陷再次隐居,在唐代宗时期接连受宰相元载、常衮排挤而被外放,直到唐德宗时期才执宰天下。
李泌是特殊百召中的隐藏人物,出世后被植入成了宋初名相李昉的弟弟,而李昉又是宋国的陈郡太守,也因此进入到了阎象的视线当中。
“阎军师,这个李泌真能解决当前困境?”赵匡胤问道。
阎象却一脸认真道:“主公,李泌之才,胜象十倍,若是真有人能解决当前难题的话,恐怕也只有李泌了。”
赵匡胤文言大喜,恰好李泌就在平舆城内,当即就准备亲自前去拜见。
李泌其实并不看好魏宋明三国联盟,所以才婉拒了哥哥李昉的举荐,一心留在汝南苦读,只是他没想到赵匡胤会找上门来,这下他就是想躲都躲不掉了。
李泌虽不看好赵宋,可毕竟一家老小都在宋国效力,他既不敢也不好忤逆赵匡胤,于是只好站在自己的角度帮赵匡胤分析了一下,却不想解决了困扰赵匡胤个多时的难题。
“先生大才,一人可抵十万大军,今得先生相助,本王无忧矣。”赵匡胤大喜道。
李泌的脸色顿时一僵,他有说过要出仕辅佐赵匡胤吗?
刚准备出言拒绝,可见到赵匡胤这幅欢天喜地的样子,李泌当即将想说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赵匡胤走后,李泌走到阎象身边,苦笑着问道:“在下不曾得罪过大人吧?”
阎象却轻抚长须,故作不悦道:“长源(李泌表字)你这叫什么话,你要是得罪过老夫的话,老夫又岂会向主公举荐你?”
李泌知道阎象是故意在装糊涂,于是直接开门见山道:“大人知在下无意仕宋,也知在下无法拒绝宋王,却以这种方式强行留下在下,就不怕在下身在宋营心在外,出工不出力吗?”
阎象却笑眯眯道:“不怕,君子方可期。”而后笑着大步离去。
看着阎象离去的背影,李泌却陷入了沉思,君子方可期,而他是君子吗?
赵匡胤回去之后就下令,出兵三万支援许昌,同时继续扩军备战。
李泌说得对,桐柏山防线被秦军攻破,十万秦军攻入汝南,但秦军骑兵也已疲惫,需要时间休整,接下来不会主动来犯,所以秦宋也将陷入相持阶段,完全可以分出部分兵力前去支援曹魏。
另外,相比于士兵,魏国其实更加缺将,所以援魏也并不需要派太多军队过去,三万精锐加上数员猛将足以。
赵匡胤命赵奢为主将,领酒吞童子、高思继、鲁雄、杨真等将,率军三万支援许昌。
赵奢率三万宋军北上,宋国在汝南的总兵力也下降到了十七万,相比于秦军并没有太大优势,所以扩军势在必行。
魏宋明三国之中,宋国最为富有,财政压力也最小,人口总数也高于魏国低于明国,另外宋国是天下列国中唯一效仿秦国建立预备兵制度的国家。
宋国也有预备兵制度,从预备兵和郡兵中征兵的话,紧急扩军并不算难而且也有战斗力。
赵匡胤则准备扩军六万,这样才有足够的底气援魏抗秦。
汝南,上蔡。
薛仁贵打败宋军之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选择了见好就收,除了大军疲惫无力再战,以及攻破了桐柏山之外,还有一大原因其实是蔺相如病危。
蔺相如其实反对薛仁贵和宋军正面决战,他觉得当前局势下,秦军就算放弃汝南诸城,暂时退回荆州也没什么,打不了之后再打回来,没必要冒险和赵匡胤决战。
可薛仁贵不甘心,也不愿放弃吞下去的肥肉,蔺相如无奈,只能为其谋划决战事宜。
事实证明,薛仁贵的决策虽冒险,但只要谋划得到,收益确实巨大。
葛陵一战,薛仁贵不但打赢,还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让后方秦军攻破桐柏山,秦军也彻底在汝南站稳脚跟。
但作为军师的蔺相如,却在葛陵一战中,意外身中流矢,重伤之下性命垂危。
这也让薛仁贵极为自责,毕竟若不是他非要冒险的话,军师也就不会中箭了。
看着一脸愧疚的薛仁贵,蔺相如气若游丝的说道:“大都督不必自责,人各有命,老夫命中有此一劫,躲不过去也怨不得旁人,只是遗憾不能亲眼见证大秦一统天下了”
“军师。”
薛仁贵听了这话,反而更加愧疚了,刚想道歉企业被蔺相如给打断了。
蔺相如并不想听薛仁贵道歉,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要在自己死之前交代好后事才行。
“大都督,老夫辅佐了荆州两任大都督,你和岳飞都督真的很像,老夫的时间不多了,临终前有一言相赠。”
“军师请说,仁贵一定牢记。”
“此次中原大战牵扯天下,决非一人一战能够解决,望大都督以稳为主,莫要在行险了。”
“军师之言,仁贵记住了。”薛仁贵一脸认真的说道。,
蔺相如见此心中也松了口气,指着站在床边的田单说道:“田单乃是天下奇才,老夫去后,都督可依为臂膀。”穿书吧
“军师。”
见蔺相如都快死了,却还想着自己,田单感动的都快哭了。
“田单,你虽是蜀地之人,但吾知你心在大秦,老夫已手书一封,上呈陛下,为你作保,今后你可放心在大秦大战手脚。”
听到蔺相如此言,田单再也并不住了,哭着抓住蔺相如的手,感激道:“军师大恩,田单无以为报,请准许田单以师礼尊军师。”
“那感情好,没想到老夫临终还能得此佳徒。”
蔺相如一脸欣慰的笑了,而后一脸安详的永远闭上了眼,薛仁贵等将见此则都哭了出来。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之巅峰召唤起点中文网更新,第2686章:李泌献计赵匡胤,蔺相如临终荐田单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