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迎麻了,宋教谕这性子还真是让人无从招架。
他还以为教谕这是反对他选择《春秋》,所以才跟他费了那么多口舌,敢情……他内心并不反对,只是想进一步确认一下而已。
早说呀,早说他就不用这么弯弯绕绕了。
“宋师,你可真是难为我了。”林迎反应过来后,松了口气道。
宋教谕哈哈一笑,拍了拍林迎的肩膀:“若是旁人要治《春秋》,老夫定当好生规劝,但明序你却不同,老夫相信,你若是治了《春秋》,定当有所成。”
“就像你方才所说,圣人其萎,而《春秋》不老,何妨一学关帝,挑灯清夜读《春秋》!”ωWW.chuanyue1.coΜ
听着宋教谕如此夸奖,林迎不由得面色一红,“宋师,您还真是看得起我。”
“诶~!”宋教谕轻笑着摇了摇头,手指轻敲着桌面,顺势道:“既然知晓老夫看重你,那以后还需更加用功才是。”
林迎心领神会,抱拳说道:“学生自当尽力。”
宋教谕这才满意地点头,又提起茶壶,给林迎的茶杯斟上了半盏茶水。
茶芽朵朵,似片片翡翠起舞,呷一口香茶,涩而甜的滋味便在口中蔓延。
过了一会儿,宋教谕继续道:“……不过你也要有个心理准备,如今这学宫之中,能教你《春秋》者可是乏善可陈的,就连老夫,所治的也不过是《尚书》和《诗经》罢了,虽有心,但之于你的本经一事,也是爱莫能助。”
说到这不得不感慨了。
偌大一个县学,一个教谕加两个训导七个教员,竟然无一人专精于《春秋》。
这一点也令宋教谕感到非常遗憾。青川县学在教书育才方面,还是有较大的疏漏啊。
后续科试、乡试所需要的本经学问,不比童子试时那么浅显容易。生员前的经文考试内容十分宽泛,通常只考些名家句式,而成为生员后,本经考教就是小而精的了,学子需要仔细研读,并有名师指导,才有足够的底气面对后续考试。
“宋师不必这么说,学生明白。”
林迎发自肺腑地道。
作为后世研究科举史料的研究员,林迎当然知道,本经之于一地、一校,是有着明显地域化和师承化现象的。
简单说,就是“地域专经”的现象。即,一些地域的读书人会集中的选择同一种经典来应试。
典型案例有湖广麻城、南直祁门之《春秋》,南直山阳、湖广麻城、浙江余姚之《礼记》,福建莆田、南直隶无锡之《尚书》。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要么历史上该地本就有着学习某种经学的传统,久而英才辈出。要么是由某位著名经师开班授徒所致,继而徒子徒孙遍及一地,整体提升了一地的经学。
不过不管怎么样,地域化的“专经现象”,在科举制度中是非常普遍的。
比如,宋教谕主治《尚书》,辅治《诗经》,那么不难想象,从青川县学出去的学子,就有非常大的概率会选择将这两部经典作为自己的本经。
进而延绵数代,青川县就是这两经的“地域专经”了。
当然,这个例子的前提是宋教谕要具备这样的影响力,否则不过是说说罢了。
此外,地域分经,也遵循着趋利避害的原则。
因科举实行的是分经取士,所以为了避免恶性竞争,相邻两县之间通常会选择不同的经典,例如湖广黄州府的黄冈县专经《礼记》,而邻近的麻城县则专经《春秋》;浙江慈溪县专经《诗》,而邻近的余姚县则专经《礼记》和《易》。
这都是人为的抉择,如草木之优胜劣汰。
再就是家族传承了,如明州鄞县杨氏之《易》、江右安福彭氏、邹氏之《春秋》、莆田林氏、铅山费氏之《书》,以及济南新城王氏之《诗》。
都是家学渊源,润泽后世的典型。
……
林迎选择了以《春秋》为本经,而青川县缺乏治《春秋》的大师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明序你也不用担心,老夫倒是知道一人,或许可以解决你的困扰。只是不知他本人是不是愿意……”
说到这,宋教谕忽然一顿,继而笑道:“无妨无妨,改日我替你走一趟,兴许他本人也是愿意的。”夶风小说
林迎听到这,脸上已经满是问号,他不知道宋教谕口中的人是谁。
不过师长所言,他还是表示感激。
“那就有劳宋师了。”他躬身行礼。
“哈哈,不必客气。”
宋教谕满意地抚了抚须,看着彬彬有礼的林迎,心情一时间大好。
接下来宋教谕又与林迎说了些没有营养的话,看时间不早了,林迎就起身准备告辞。
宋教谕欣然允诺,捧起茶杯一边喝一边道:“本经之事,就这么定了,过后老夫会把籍册转交儒学署留档,可就不能再做变更了。”
见林迎点头确认,宋教谕笑了笑:
“眼下你手中已有了《春秋》之《公羊》《谷梁》,但《左传》还无,尽可从尊经阁自取,到时候我给门子打招呼,你抽空去拿一下。”
尊经阁也叫敬一亭,是学宫的藏书楼,里面典籍包罗万象,由专门的门子看管。
“学生明白了,有劳宋师。”林迎感激道。
“无妨。”宋教谕摆了摆手,“这边没什么事了,你先回去吧。”
“是。”
就在林迎准备退出教谕厅时,宋教谕又将他喊住:“等等,听闻广夏书局那边向你约稿,要编纂明算相关的书,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
对于著书一事,林迎并不打算隐瞒,听宋教谕问起,便当下承认。
宋教谕听后沉吟了片刻,“学子著书,本是大忌,但你所著乃明算,非四书五经之类,倒是不在此列。这样吧,书你继续著着,平时不可偏废学业,学宫这边则给你记下此事,他日若有人借此事发难,就说是老夫让你做的。”
“此外若有需要,尊经阁倒是也有些杂书,你可自行查看。”
林迎闻言,不由愣了一下,随即心底涌起了一丝无法用言语道明的暖意。
宋教谕此举,这是在为他遮风啊。
虽然著明算书不在太祖禁忌当中,几乎不存在意外的状况,但凡事就怕万一,如果能多一层保护,总是好的。
宋教谕惜才,非但不阻止他,还为其大开绿灯,必要时候还为他担责。
这番作为,这份担当,让林迎深受感动。
言语难表,唯有面朝着宋教谕,长作一揖。
“行了行了,哪来的那么多礼?别站在门口碍眼,快回去吧。”宋教谕厌烦地摆摆手,好似林迎杵在门口不走打搅了他喝茶一样。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努力赚钱的养鸡专家更新,第143章 宋教谕的担当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