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宁波市舶司遭到雷霆一击之时,此时京城迎来了阳春三月。
京城郊外已经万物复苏,呈现一副农耕的景象。
冬日的冻土被黄牛拖着犁耙翻成了黑土地,经历一场场春雨的滋润,加上从水渠引来活水,农田变成了一面面镜子般。
吱吱!
滋滋!
哇哇!
一些青蛙已经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春燕在水田中啄起新泥筑巢,各种的小动物已经活跃在田野间。
既没有农药等化学试剂,亦没有轰鸣的机械声音,而今的田野正呈现一幅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景。
弘治五年,这是一个好时代。
正在辛勤劳作的农夫是一张张经历风霜的脸,只是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虽然现在刚刚开启春播,但眼睛已经期待着收获,期待将会变得更好的生活。
“官府张榜说今年不再限制咱们种植棉花面积了!”
“如果全都种植棉花的人家,可以用新币进行缴税!”
“养鸭子的人家可以得到官府的补助,每只鸭都可以领取米票或抵销税粮呢!”
……
跟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的官府给予北直隶百姓一些福利性政策,而这些福利性政策第一时间在北直隶地区传播开来。
以前的百姓都十分抵触政令,毕竟官府不管颁行什么新的政令,其实都是想要从他们身上压榨油水。
只是经历了朝廷整顿盐政降低盐价、打击金融清除高利贷和清丈田亩等政令后,一切都已经发生改变。
他们现在反而开始期待新的政令,如今的朝廷心里确实是装着他们这帮普通百姓,总会出现很多的惠民措施。
像百姓养鸭子还能给补助,这种好事情在以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甚至不可能相信朝廷会安什么好心。
但到了今年,一切都仿佛是水到渠成般,而今这个充满关爱百姓的朝廷再度给予他们普通百姓一些好处。
“若真是如此的话,我今年全都种上棉花了!”
“嘻嘻……养鸭子竟然有这等好事,那我再孵一窝鸭蛋!”
“现在的天子真的太贤明了,单是他这些年的举措,老汉便希望他能长命百岁!”
……穿书吧
面对着朝廷刚刚颁布下来的新政,面对着这些明显有利他们的福利性政策,百姓们对朱祐樘是越发的爱戴。
或许朱祐樘在士大夫群体越来越坐实他暴君的名号,但在如今普通百姓的心里,弘治帝已经是一位无比圣明的天子,甚至超越了传说中的尧。
朝廷的福利性政策同样传到北郊,亦传到了赵老四的耳中。
赵老四是第一批尝试种植棉花的吃蟹人,正是这些年种植棉花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让他全家穿上新棉衣和盖上了新房子。
现在得知官府今年已经松开对种植棉花的限制,在认真对比稻谷和棉花的产值后,便决定二十亩田全都种上棉花。
“咱们按着朝廷的政令走准没错,大家今年都种多一点棉花吧!”
赵老四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不仅自己全都种上棉花,而且还鼓动村里的人跟着他一起种植棉花趁机赚上一笔。
虽然他预期棉花有所跌价,但怎么都要强于种植稻谷的经济收益,所以种植棉花仍旧是他们农户的最佳选项。
“你看着吧!我今年的田全种植水稻,瞧一瞧咱们两個谁能发财!”马有礼的祖上阔绰过,显得十分倔强地道。
赵老四得知马有礼竟然是这个打算,顿时皱起眉头无奈道:“你这人好歹上过几年私塾,怎么这么固执呢?”
“我看你才是看不透!现在人人都争种棉花,到时棉花多了,棉花肯定卖不上价钱,但米价必定飞涨!”蹲在墙脚的马有礼冷哼一声,显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地别脸望天。
虽然他不明白朝廷因何要放开对棉花种植的限制,只是他知道丰年米故贱的道理。反观棉花的行情好了几年,原本棉花就应该是要回落,现在大面积种植必定贱到泥里。
至于北直隶的米价,他们北方地区原本就缺粮,现在种粮的人少了,那么米价自然是要水涨船高,所以现在种植水稻才是最佳选择。
赵老四看到自己是说服不了自作聪明的马有礼,便进行挑衅道:“马有礼,要么咱们赌一个呗!”
“赌什么!”马有礼仍旧将手藏在袖中,眼睛闪过一抹狡猾地道。
赵老四知道马有礼的女儿虽然有点胖,但生得细皮嫩肉:“如果你输了,将你女儿给我小儿子做媳妇!”
“如果你输了呢?”马有礼知晓对方老早就想跟自己结亲,便进行反问道。
赵老四眯了眯眼睛,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道:“我小儿子给伱做上门女婿!”
“好,一言为定!”马有礼的眼睛微亮,当即痛快地答应了这个赌注。
很快,在里正的见证下,这个赌注便完成了。
虽然这个赌注对两家十分重要,但在现在这个时代,不过是农民间的一个小小的游戏。至于接下来是棉花贱米贵,还是棉花贵米贱,只有交由时间来给出答案了。
京城的三月,已经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西苑已经变成一个鸟语花香的皇家园林,太液池的水清澈如镜。
养心殿,一缕缕青烟从铜炉中冒起,空气中飘散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朱祐樘坐在宝案前处理着来自两京十三省的奏疏,现在已经习惯于这种三点一线般的生活,针对这个国家的治理是越来越得心应手。
虽然人在皇宫,但两京十三省的大事件都了解如胸,即便是东瀛那边亦有情报传回,而今东极岛的采金工作已经有序地进行。
若说有什么感到担忧的是,石见银矿开采受阻,这直接影响到自己两年后的白银兑付。要么尽快重启开采石见银矿,要么从其他银矿中弄来大量的白银。
虽然现在大明王朝面临的问题多如牛毛,但目前最重要的事务,其实还是打造属于华夏的货币体系。
韩牛站在门口处,显得小心翼翼地接过刚刚送来的茶盏。
现在他们统管京营的太监,每日都会前来西苑轮值,伺候着这一位给予他们荣华富贵的大明皇帝。
经过这些年的相处,他知晓自己是幸运的,遇到的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而大明必定能重返明朝初期的荣光。
“着令山东巡抚巡视府仓,各府粮仓务必夯实!”朱祐樘仿佛进入忘我境界般,正在十分认真地处理手头上的政务。
生活在这个时代,粮食安全才是重中之重,甚至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性命。
不仅是一个国家,哪怕是一个地区,其实都要保障粮食充足,不然很容易会造成一个地区的大动荡。
很多农民起义并非是他们想要推翻封建王朝,而是当地的粮食严重不足,为了生存他们才不得不走上造反的道路。
即便是被大家所痛恨的北方游牧民族,有些时候选择南下亦是迫不得已,特别遇上灾情只有南下才能解决粮食的问题。
虽然山东现在是一片太平,并没有相应的蝗虫报告,但他的心里始终感到不踏实。按以前的经验,一地的蝗灾通常是连续性的。
作为一个有志于带领华夏走向强盛的帝王,却是不能等到出现蝗灾再亡羊补牢,而是需要拥有未雨绸缪的智慧。
朱祐樘虽然没有得到高产作物,但十分重视国家的粮食安全。
去年已经成功打通朝鲜的粮食贸易,虽然朝鲜北部的桥梁遭到破坏,但天津港成为连接朝鲜海港的纽带。
东北府的粮食产量已经逐年走高,加上漕粮亦能通过京杭大运河按时运达通州粮仓,所以京城并不需要过度担心粮食问题。
出于山东粮食安全考虑,亦是提前防范山东可能出现的蝗灾,他决定夯实山东各府的粮仓以防突然出现的缺粮情况。
今年之所以鼓励百姓养殖鸭子,正是希望通过民间的力量将蝗灾扼杀在摇篮中,亦或者让蝗灾的规模变小。
至于鼓励百姓种植棉花,同样是为了防范蝗灾。
虽然大面积种植棉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北方粮食的总产量,但如果山东蝗灾真的来临,那么种植棉花的百姓便可以避过蝗灾,经济损失会大大降低。【穿】
【书】
【吧】
“陛下,请用茶!”韩牛端着茶盏过来,显得小心翼翼地道。
朱祐樘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年轻太监是越来越稳重,突然开口进行询问:“韩牛,此次解运黄金船在海上可有不适?”
由于去年的黄金船遇劫,所以朱祐樘亦是将京营统领之一的韩牛派往吕宋负责押运,而今成功地将新一批黄金运回京城。
“回禀陛下,奴婢年幼被拐前,犹记是生活在船上。此行往返吕宋城,虽然耗时良多,但奴婢并无不适!”韩牛回忆幼年时期,便微笑着回答道。
朱祐樘若有所悟地打量着韩牛,像突然想起什么一般:“朕跟张永初见之时,他便说想要做像郑和那样的宦官,不知你可有此心思?”
“陛下圣明如太宗,便需要奴婢下南洋往西海,奴婢愿为陛下之郑和!”韩牛的眼睛十分坦然,当即认真地表态道。
朱祐樘知道航海对一些人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魅力,便端起茶盏询问道:“朕派工部侍郎刘璋前往南美洲寻找宝种,又遣新建伯之子王守仁南往澳洲,至今都没有音讯,你难道不害怕吗?”
“陛下遣刘璋和王守仁于海上,志在给华夏万民带来长治久安。若陛下以为奴婢可堪一用,亦可将奴婢遣于海上,奴婢定效郑和为陛下分忧!”韩牛亦是想要做实事的人,显得没有丝毫畏惧地道。
虽然刘璋迟迟没有归来,确实让人不免有所担忧。只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花费十三年,唐三藏取经花费十七年,刘璋前往新大陆寻找宝种难免有所波折。
不过一旦能够带回高产农作物,那么将是能够名垂青史的华夏英雄,而自己亦是想要对华夏有所贡献。
朱祐樘感受到韩牛想要做事的决定,似笑非笑地轻呷一口茶水道:“若朕现在便要将你派往西洋呢?”
“奴婢义不容辞!”韩牛的心中大喜,当即跪下来道。
咦?
刘瑾刚刚进来,结果听到朱祐樘竟然要将韩牛派到西洋,不免得暗自一惊。
朱祐樘心里有了决断,其实派韩牛前往西洋,不过是印度洋罢了。
大明现在想要开展海上贸易,无疑需要开拓足够大的消费市场,而消费能力跟人口有着很大的关系。
目前最佳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印度,另一个是法国。
自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两国都走上统一民族道路,现在法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一千二百万左右。
由于葡萄牙仅仅发现好望角,虽然已经开启大航海时代,但并没有打开海上商贸的航线,亦没有大规模牟取海上资源,所以这些海洋国家只能是潜力种子。
不过现在最重要还是印度的洛迪王朝,这是一个正处于没落期的王朝,拥有大概一千五百万的人口。
大明的棉布需要市场,所以洛迪王朝是一个不错的选项。至于欧洲的法国,现在的距离还是太远,所以还得慢慢进行图谋。
朱祐樘决定启动向西的计划,便是决定赐姓道:“你本是无姓之人,朕便效仿太宗赐姓郑和,你今后便改名郑牛吧!”
“奴婢郑牛谢陛下赐名!”郑牛心中当即大喜,便重重地叩头道。
朱祐樘原本是想要慢慢发展自身实力,但石见银矿的变数和江南地主阶层的阻止,让他不得不加快推进海上贸易的脚步,正式打开往西的航线。
好在,现在拥有足够多的人才,亦拥有了明远宝船的技术,财政上同样不是问题,所以花费半年时间打造下西洋的船队并不是什么难事。
郑牛刚刚退下,刘瑾便将刚刚得到的军情送上。
朱祐樘看到是竟然是王越送来的,只是看到王越遇刺的内容后,当即十分愤怒道:“这江南是龙潭虎穴不成?召集重臣商议,朕要——下江南!”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独治大明更新,第四百二十六章 江南赢了?连朱祐樘都坐不住!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