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都市小说 > 溯流文艺时代读一读 > 第二九四章 上映
  “哈哈,哈哈。”

  杨萧去上厕所的时候,路过谭锴的办公室,听到里面传来两声笑声,便伸头往里面看了看。

  就谭锴一个,他正拿着份稿子在看。

  什么稿子,这么好笑?

  杨萧摇了摇头,去了厕所。

  几分钟之后,杨萧从厕所出来,再次路过谭锴办公室的时候,又听到谭锴笑了一声,“哈哈,这家伙。”

  杨萧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这老谭到底是看的什么稿子,笑成这样?

  “老谭,看什么呢?”

  谭锴正看得入迷,听到杨萧的声音,笑眯眯地抬头,“于东的新书稿子寄过来了,我正在看。”【穿】 【书】 【吧】

  一听是于东的稿子,杨萧来了兴趣,“稿子今天来的?”

  杨萧走到谭锴边上,拿起稿子看了看。

  “《火星救援》,新书讲什么的,我看你怎么笑成这样?”

  “因为真的很有趣,你知道这本书的主角叫什么么?”

  “叫什么?”杨萧问。

  “叫毕东华。”

  “毕东华?”乍一听,杨萧没觉得这名字有什么特别的,随后仔细一想,便笑了出来,“这是于东、毕飞雨和余桦三个人名字的集合吧。”

  “应该是。”谭锴点头,“这部小说非常有趣,主角的人物性格很有意思。”

  “你看了多少了?”杨萧问。

  “看了一半了。”谭锴指了指其中的一半,“这是我已经看过了的。”

  “好,我先把这一半拿过去看,一会儿再来找你要剩下的一半。”

  杨萧拿着稿子回了办公室。

  这是一部第一人称小说……杨萧也不太确定,因为开头就是一篇日记……又或者按照书里写的,是日志。

  “我”叫毕东华,天问计划第三期的船员,因为遇到了沙尘暴,队伍遇到了困难,然后其他船员趁着飞船走了,把“我”留了下来,大概是因为他们认为“我”已经死了。

  “我”原本要死了,却又幸运地活了。但是万幸中还有不幸,就是留下来的只有“我”,而“我”根本没有办法离开,此外,物资只够我存活一个月。如今,已经是“我”独自生活在火星上的第七天。

  看了开头,杨萧就已经笑了,于东这次写得确实很有趣味性,而且他看的资料也没有白看,就在“我”那些絮絮叨叨的描述中,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就被带了出来。

  故事就在“我”的絮絮叨叨中展开了,而且很清晰,包括天问计划——人类登陆火星的整个过程,都不知不觉地交代了。

  那些专业术语,明明看不懂,却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因为于东总有方法让它们看起来很有意思。

  随着日志越来越多,毕东华这个人物的整体形象也跃然纸面。

  一个内心丰富,有着植物学家背景的工程师,喜欢看足球,同时是一个没事爱吟几句歪诗的文艺青年。

  在第十三天日志的时候,整篇就一句话:我想知道中国队有没有出线。

  这一句话,就把杨萧给整笑了。

  至于他吟唱的那些诗……比如他会看着地球的方向说:故乡,是离开后才能拥有的地方。

  嗯,第一句就很让人伤感。

  随后是第二句:健康,是生病后才会明白的东西。

  这句倒也还好。

  第三句:活着,只有倚靠死亡才能让人体会。

  顺便调侃了《活着》这本书。

  第四句:大粪,越臭说明活性越强。

  什么嘛!

  最后一句不但不工整,还破坏氛围。

  不过就因为最后一句,引出了毕东华的计划——他准备在火星上种粮食。

  杨萧发现,毕东华废话很多,但是他这些废话总是能推进故事进展。原本读者还在为他那些碎碎念和歪诗会心一笑,紧接着就要为他接下来的处境感到忧心,同时又会充满希望。

  他要种植物,能成功么?

  只看了一半的一半,杨萧就敢断言,这部小说已经成功了。

  它走出了一个很特别的路子,加上于东本身的功底,让故事变得非常有趣,看到现在,只有主角一个人的日记,却一点不让人感到枯燥。

  ……

  杨萧还没把前面一半看完,谭锴已经把后面的部分看完了。

  谭锴拿着剩下的稿子来找杨萧,头一句就问,“怎么样?”

  杨萧带着笑脸,“很好,非常好!”

  谭锴举了举手上的稿子,“后半部分水准依旧,而且还附了一份感谢信,你看看。”

  杨萧接过感谢信,上面感谢了这次提供资料的单位,比如川省科协、金陵航空航天大学。

  “于东有心了,回头发排的时候,把这个感谢名单放在最前面吧,让读者们一开始就能看到。”

  谭锴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之前还担心呢,担心于东的新书真的写了什么火星移民的故事,被其他人猜中了题材,不太好看。”

  “这种担心是无谓的,我相信,即便于东写了火星移民的故事,也能写出不一样来。《火星救援》现在发表出去,别人就算想要模仿恐怕也模仿不来,里面涉及了太多的东西。专业知识先不说,那些可能用心些都可以搞定,但是毕东华这个人物的塑造,不是一般人能做得来的。”

  “倒也对,我感觉这个天问计划要火,名字起得很好。而且你有没有发现,这部小说里面有《第二世界》的世界观,提到了很多《第二世界》里面提到的东西。”

  “我当然发现了,这是于东的一点小心思。在不影响没读过《第二世界》的读者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还能引发这部分人对《第二世界》的兴趣,很巧妙。或许,等到以后有人解析了这部小说,还会对余桦以及毕飞雨的小说感兴趣。”

  “所以说啊。”谭锴感慨道,“这部小说,很有心思。新一期恐怕赶不上了,我准备等到下下期就上。”

  杨萧点头,“时间上正好,下下期大概在十一月下旬能跟读者们见面,那个时候《第二世界》刚刚在国内上映。这次还是比较幸运的,咱们蓉城也在前期的二十多个城市名单里面。对了,有个事情还没问你,这两期的火星知识专栏反响怎么样?”

  “反响非常好,不过看了《火星救援》之后,我倒觉得我们的知识科普还是有缺陷,趣味性不够。”谭锴说道。

  “是啊,后面编些小故事,做个系列也挺好的,正好跟《火星救援》互补。虽然火星救援里面已经写得尽量通俗易懂,但是还有很多东西不是一般读者可以看明白的,所以以后咱们可以把这些情节拿出来解释解释。”

  “我也是这样想的。”

  ……

  “金陵,我是来得越来越频繁了啊。”

  坐在毕飞雨的自行车后座,张一谋看着金艺的大门,颇为感慨,这两年他来金陵的次数越来越多。

  不知不觉,他对金艺这座学校竟然已经熟悉起来。

  “以后还会更频繁的。”毕飞雨笑了笑,“我看啊,你不如就在咱们学校挂个闲职,以后来这边也算是有头有绪的。”

  “现在也有头有绪啊,我这不是为了拍电影才来的么?不过你要说挂闲职这事,还真可以考虑考虑,反正要经常来。”

  “就怕你看不上咱们金艺。”

  张一谋笑道,“激将法?小家子了吧?我相信,有你跟于东两个在,别的专业不说,这戏创肯定能起得来。说不定以后什么燕京电影学院,中戏啊,都干不过你们。”

  “承你吉言了。”毕飞雨身子一提,加快了蹬车的速度,“坐稳了。”

  这会儿学校人少,车能飙得起来,没一会儿两人就到了单身宿舍这边。

  毕飞雨把车子一停,朝里面喊道,“于东,出来迎客了。”

  “在这呢。”

  忽然菜圃里冒出一个人,毕飞雨跟张一谋转头看去,竟是于东。刚才于东猫在黄瓜架子后面,他们俩没看到他。

  张一谋看着置身于菜圃中的于东,调侃道,“毕老师说你忙,看起来确实是忙。”

  于东扬了扬手中的韭菜,“不是你要来了嘛,我给你割点韭菜尝尝。”

  毕飞雨也笑,“韭菜好啊,水里海带,陆上韭菜,都是好东西。现在也正是吃韭菜的时候,不是说,六月韭臭死狗,九月韭佛开口嘛。而且这里的韭菜不简单,都是非特性肥料培育出来的。”

  “非特性肥料?”张一谋一脸疑惑。

  “嗯,这肥料既是人工肥料,又是天然肥料。”毕飞雨一本正经地说道。

  “既是人工……”张一谋琢磨一下,忽然大悟,当即爆出国骂:“真他娘的邪性。”

  毕飞雨摊了摊手,一脸无辜道,“这是余桦那天说的,我只是转述。行了,于东你也别忙活了,跟我们去我家那边吧。”

  三人去了毕飞雨家,余桦早就等在那里。

  四人啥也没说,先把牌桌支了起来。

  倒不是不急着说正事,而是正事也可以在牌桌上说。

  抓着牌,张一谋说道,“我跟李晓棠说好了,等过些日子有时间,咱们再碰个头,把剧本的事情细说一下。你们两个有什么具体想法?”

  其他两人没回应,余桦作为旁观者先开了口,“张导,我认为呢,你让他们三个一起当编剧,这绝对是个昏招,不是质疑他们能力,只是这一件事情交给三人做,总会有分歧,影响效率。”

  “这事我有考虑到,李晓棠老师那边呢,意思大概是不太想具体参与,最多挂个名字,给些意见。主要还是看于东跟毕飞雨,所以只要他们两人分个主次就行。”张一谋说。

  “于东为主吧,他毕竟是上沪人,对上沪的了解肯定多过我。”毕飞雨说。

  张一谋看着没开口的于东,“于东,你呢,什么意见?”

  “我没意见。”于东摇了摇头,“先这样写着嘛,不行再改。”

  “咱们时间可不宽裕,最多两个月,这剧本就要出来。”

  “足够了。我跟毕飞雨两个加加班,很快的。也不用分主次了,到时候一起聊,一起写,谁不服谁的,撸起袖子打一架,谁打赢听谁的。”于东笑呵呵地说道。

  张一谋看了看于东,又看了看毕飞雨,“那我看,最终还是以毕老师为主,你不可能打得过他。”

  几人同时一笑,确实,在毕飞雨面前,于东还是显得瘦弱了。

  当然,在座的四个人,论武力值,于东应该能排个第二,余桦跟张一谋铁定打不过他。

  过了一会儿,张一谋又问余桦,“《活着》单行本现在什么情况?还能卖么?”

  余桦眼睛盯着牌,“吉米说能,具体不了解。出版社那边之前打电话问我要不要书,要的话给我寄一些。后来吉米跟对方联系,把书都买来了,不过没花多少钱。”

  “就这出版社都要对吉米千恩万谢,本来吉米要不买的话,这些书只能销毁了,现在虽然卖不到多少钱,至少还能回点本。不过吉米倒是挺大方,人家既然愿意送,为什么不白拿?”张一谋说道。

  “因为白拿了之后,就不好拿出去买了。现在他花钱收书,回头想怎么处理就能怎么处理。”毕飞雨说道。

  张一谋恍然大悟,“是这个道理,这么说,吉米确实是有信心的。这样的话,我也好受一些。这次总共印了多少本?等到书拿出来卖,我也去买一些送人。”

  “印了两万册。”ωWW.chuanyue1.coΜ

  “倒还不少。”

  “所以出版社那边才难受,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才决定不往外售的。”

  四人聊着聊着,那边就催着收桌了。

  晚上大家都没喝太多酒,趁着天气还行,几个男人跟女眷们打了声招呼,便结伴出去散酒气。

  出来之后,他们几个趁着夜色反而聊起了正事,讨论起《门规》这部小说以及后续的剧本。

  张一谋作为导演,自然已经有了一些思路,大概跟于东他们说了一遍。

  于东听着张一谋跟毕飞雨两人聊着聊着,基本就把《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给聊了个差不多,不过于东对这个剧本还是有些不太满意,觉得故事还是有些松散,太过于写意。

  不过于东没有提太多意见,只是静静地听着。

  主要于东是觉得毕飞雨受到张一谋影响,被他带了进去,老是讲一些画面上面的问题。

  反正剧本怎么写,最后还是得靠他们俩,现在张一谋说的这些于东压根不怎么往心里去。

  张一谋在剧本这块还是弱了点,他拍电影总想着画面,现如今拍过几部电影之后,又想玩些不一样的,搞一些复杂的电影叙述技巧。

  于东的想法是,后续等剧本成型之后,再交给他,让他去根据剧本想画面,而不是剧本还没出来,就让他把画面给想好了。

  ……

  第二天,张一谋走后,于东才找到毕飞雨跟他聊了一堆剧本的事情。

  毕飞雨有些诧异道,“你既然这么多想法,昨晚张一谋在的时候怎么不提出来?他是导演,咱们应该跟他多交流。”

  “跟导演多交流是好的,不过咱们还是先把剧本的整体弄出来之后再跟他聊吧。总是按照他的思路来,就乱套了。”

  毕飞雨还是有些不太理解于东的想法,他们两个都不是专业人士,不更应该多听导演的意见么?

  不过毕飞雨也没多问,开始认真跟于东聊起剧本的事情。

  只用了一个上午,两个人就把故事的大脉络给定了下来,然后再开始讨论细节的问题。

  后面又只用了两个礼拜的时间,两人就把剧本给弄了出来。

  这个剧本,相对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原版,于东弱化了很多人物,却加了很多故事进去,这样就把大部分的故事情节都集中某几个人身上。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为角色太多,故事分摊不匀的情况。

  一部电影,也就一两个小时,主要角色太多,肯定就会让故事显得单薄。

  而且于东舍弃了水生的视角,主要把视角集中在了小金宝身上,但是并没有弱化水生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他依旧重要,只是故事不再从他的视角被讲述。

  更多的时候,他处于别人的视线下。

  ……

  十月中旬,《第二世界》率先在北美上映。

  虽然不是旺季,但是电影院却异常热闹。

  YU伞读书会早在几天前就包下了两场,然后开展了一个回馈会的抽奖活动。

  活动当天,两场的电影票就全部抽了出去。

  没有抽到电影票的那些会员们只能自己买票,却发现,票非常难买。

  虽然排片已经非常高了,但是第一天的票依旧一票难求。

  “凯恩,这两张票可是我好不容易才买到的。”

  波士顿的一家电影院前,一个高中生看着自己的同伴,向他诉说着自己为了买两张票如何如何的不容易。

  刘雨坤笑着说道,“所以,明天晚上请你吃大餐。”

  “可说好了啊……其实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看首映场,也太晚了。”

  “可是,票还是很难买到不是么?所以想看首映场的,并非只有我而已。”刘雨坤拍了拍同伴的肩膀,“走吧,电影快开始了。”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溯流文艺时代读一读更新,第二九四章 上映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