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进把沈族长请进了堂屋。
据沈信中说,昨儿沈氏一族开了祠堂,把沈昌给除了族,赵氏也被休了。
既然赵氏已经是被休之人,就不能拿沈家的家产了,所以族老的意思,是该把赵氏手里的四亩地收回来,沈昌也不必给他分这么多家产。
但沈老头却没要,只是提了个要求,让赵氏、沈昌把沈娇娥一起给带走,从此他当没这么个女儿。
当初沈昌和赵氏把沈娇娥给卖了,按说也不是沈娇娥的过错,可沈娇娥的存在让沈老头觉得丢脸,在沈老头看来便成了沈娇娥的过错。
如今有机会把沈娇娥一起赶走,沈老头宁愿赔点地,也不愿意家里有个污点在。
于是昨日赵氏、沈昌、徐氏、沈娇娥便在村里买了个小院,连带着沈昌的两个女儿一起搬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几人房子买在村尾,那里是外姓人的地盘,如今沈徐两族都不愿意接纳这几人,他们也只能在外姓人那儿买到房子了。
村里外姓人的房子如今空了好几套,可好房子却不多的。
几人挑挑拣拣才买到一套稍好点的青砖小院,只有五六间小屋,八两银子就买下了,但好歹几人算有地方安置了。
说完沈昌等人的事,沈信中问:“我咋听说王举人如今在宁王手下做军师?”
昨晚他便听人传回了这个消息,今儿一早徐族长和其长孙就赶了辆骡车到县里去了,据说是宁王委任马文会当了清源县令,马文会要召各乡里正商议赈灾之事。
沈进便把昨儿在县里听到看到的事,跟沈信中说了一遍。
沈信中听沈进说完,差点老泪纵横。
他老眼泛红地抽着烟,默了良久才说:“但愿你们大舅能平平安安的,能助宁王成事。”
平头百姓哪关心朝堂龙椅上坐着谁,只关心谁能真正为百姓着想。
他们要求不高,只求能填饱肚子穿暖衣裳,只求能有太平日子。
刚听说宁王造反时,百姓们是怕的,但如今知道宁王心怀天下苍生,他们便不怕了。
总算有人为他们站出来了。
沈进看了眼沈信中,也没再说话。
旋即又垂下眸,眉头深深皱着,像是有什么心事。
……
当天傍晚徐族长回来,便召集了村民开会,要统计村里缺粮的人口。
为此事村民又没少扯嘴皮子。
大家知道县里要赈灾,谁不想往家里搞点赈灾粮?
凭啥有人能拿赈灾粮,有人不能拿?
再则这谁缺粮谁不缺粮又怎么算?
这嘴皮子扯着扯着又吵了起来,搞得徐族长和沈族长都十分头疼。
最后还是沈进给想了个法子,给定个规章来,家里人均拥有十二斗粮往上的,算不缺粮,缺粮的也分三等,人均超过六斗粮的,算轻微缺粮,人均不足六斗粮的,算中等缺粮,人均连三斗粮都没的,算严重缺粮。
届时发赈灾粮时也按三等发,这样总归算公平些。
这法子好是好,可怎么避免人瞒报谎报又是一件头疼事。
最后沈信中一拍桌,决定挨家排查粮食,若有瞒报谎报者,一律一粒赈灾粮不给,还要面临处罚,这才把事情给搞定了。
于是村里各家各户当天晚上就遭到了突击检查。
沈清家倒是没人来查,因为沈进言明了自家不缺粮,不需要赈灾粮。
这事统计了一个晚上,第二日徐族长又把统计单子报去了县里。
马文会也正因为怎么发赈灾粮犯愁,因为许多乡里报上来的需求,都超出了他的预期。
听说七里村用了这个法子,他便灵光一闪,让别的村里也按照七里村的法子来排查,还派了士兵下乡去监督,统计完后,再派士兵对照单子下乡发粮,务必要让真正缺粮的灾民能领到粮。
光是赈灾的事情就忙活了大半个月。
清源县缺粮的人口比马文会预估的还要少些,拢共只发了三万来石粮出去。
于是县里的赈灾粮还富余了近三万石,但这些粮食也有用处。
马文会特意把颗粒较饱满些的粮食留了下来,预备待清源雨水充足后,这些粮食发给农民做种子。
整个清源耕地有28万余亩,一亩地约需一斗粮做种子,这些粮恰好够用的。
事情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沈清最近也三天两头往县里跑。
没法子,她若隔天不去县里,就会有马车下乡来接她了。
正好近日沈进也有事要来县里忙,他打算把县里两间铺子重新开起来。Μ.chuanyue1.℃ōM
两间铺子都是县里最上等的铺子,位置都处在县城主街道。
绸缎庄是四间门面房的大铺子,还带着个大后院,后院有着六间房。
当铺只有三间门面房,却是二层楼,后院也带着五间房。
但铺子以前的人手都被程师德给清理走了,沈进还要重新物色人手。
好在范忠人缘广路子广,帮沈进给找了两个掌柜。
两人都是行家,一个就是以前在程师德当铺掌眼的朝奉,沈进又把这人给请了回来继续在铺子里干。
另一个则是一位姓邱的寡妇,以前是开织坊的,专织土布,只是这灾年间织坊开不下去了,邱寡妇便把织坊给盘掉了。
虽说邱寡妇是开土布织坊的,但这布匹生意总有共通之处,再则一个寡妇能干起一个织坊不容易,沈清一听说有这样的人,立马就决定用她了。
掌柜有了,其他打下手的人就好找了,待人手一齐,铺子便重新开张了。
就是绸缎庄的生意不怎么好,因为旱灾的关系,清源县元气大伤,这会儿来买丝绸的人自然少。
当铺的生意倒还行,有经验丰富的朝奉在,收货卖货朝奉都有路子,也不需沈进操多少心,他只需每日去盘查盘查账本就行。
这天沈清跟大哥来到县里,先去找了萧恒,约他一起到她的绸缎庄看看。
那些绸缎放在铺子里也卖不掉多少,存着还落灰,她打算挑几匹好料子,给自已和两个哥哥做几身新衣。
几人也没再坐马车,直接走了过去,因为她两家铺子离她县里的宅子就隔了一条街。
如今两家铺子都挂上了新牌匾,一家名叫‘华盛绸缎庄’,一家名叫‘华盛典当行’。
到了华盛绸缎庄,邱掌柜一见沈进和沈清,便笑着迎了出来:“东家,你们来了。”
邱掌柜今年不过三十出头,身形瘦高,长得不算出挑,但一双眼睛生得又大又亮,眼球略微有些突出,给人感觉有些强势。m.chuanyue1.com
沈进笑道:“邱婶,我来挑几匹料子带走,你先忙你的。”
邱掌柜:“哎,那你先挑。”
这家铺子三面靠墙都做了货柜,还做了长长的柜台,货柜和柜台上都摆了不少丝绸,铺子一角还有给客人歇脚的地方,摆了张低矮长桌和几张椅子。
沈清拉着箫恒坐了下来,孤灯和残影则站在两人身后。
沈进进了柜台,挑出一些他觉得好看的料子,又抱出来摆在桌上给小妹挑,一下抱出来几十匹。
沈清挑挑拣拣,挑出三匹青绫,这个做里衣,又给大哥二哥分别挑了匹蓝靛色和竹青色的绸缎做外衣,给自己挑了匹月白色的绸缎做外衣。
挑完又问萧恒:“你要不要也挑几匹?”
萧恒想了想,见桌上还有匹跟沈清挑的同款月白色绸缎,便抬手指指这匹:“那我挑这匹吧。”
沈清点头,正想喊邱掌柜把这些料子给包起来,一行人从铺子外走了进来。
朱四娘带着四个小姑娘走进来,看到沈进和沈清竟然也在,顿时蹙起眉。
当即领着四个小姑娘走了过来。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沈清箫恒更新,第61章 挑绸缎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