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周世平所说的筑了寨的东岗教堂,是一个意大利传教团所建的天主教堂。
自从《南京条约》等一系列的对外条约签订后,来自西洋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传教士们,在条约和驻华公使的支持下,逐渐由沿海通商的口岸,向内陆的城镇渗透,东岗教堂就是最好的例子。
咸丰年间,意大利传教士海林格达来到十家镇,他想在镇内设堂教传,却被商民一口回绝。海林格达将《天津条约》的印本,直接拍到伏阳知府的案台上,对着公堂咆哮:穿书吧
“条约规定,基督教、天主教教士可以在大清国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伏阳知府勃然大怒,他将海林格达摁在地上,正准备好好用板子教他学规矩。老谋深算的师爷却指着条约文本上的玉玺印章,大惊失色的说:
“这是朝廷的敕令啊!”
听师爷这么一说,本来威风凛凛的知府大人连摁在地上得海林格达也不管了。满堂衙役赶紧跟着他跪倒在地,对着案台上的条约文本三叩九拜。
知府大人叩拜完,看着“敕令”开始左右为难:万一海林格达借传教在城里“蛊惑人心”,哪天再闹出“红毛”(太平军)起义的幺蛾子,伏阳府衙那可是把天给捅破天了;如果不同意海林格达在伏阳设堂传教,又违背了朝廷“敕书”的旨意,被洋人捅到朝廷,知府大人照样会丢了顶戴花翎!
知府大人和师爷在后堂思谋了半天,才勉强同意海林格达在伏阳城里传教。但城里的百姓觉得尖尖的教堂像镇妖辟邪的塔,会坏了城里的风水,又坚决反对洋人在城里修建教堂。
知府衙门不得不和稀泥,在荒凉的城东寻了块地给海林格达设堂传教,这就是东岗教堂的开始。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初来乍到的天主教,在伏阳严重的水土不服。习惯了烧香拜佛、祀天祭祖的伏阳百姓,对不敬先人、生吞冷咽的洋人,本来就冷眼相观,对“衣衫不整”、“扭捏慵懒”的洋“神仙”更是嗤之以鼻。老百姓遇到“洋和尚”都躲着走,更不要说登堂入室,信教礼拜了。伏阳官府也觉得海林格达传教不靠谱,早晚要灰溜溜的卷铺盖离开伏阳,个个等着看洋人的笑话。
但人算不如天算,光绪初年的巨荒,给了海林格达和东岗教堂,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被灾荒逼的走投无路的百姓,不得不贱卖自己的田产保命,东岗教堂趁机成片成片的买进。等度过了灾荒,侥幸活下来的老百姓又不得不花高价买回,或者成了东岗教堂的佃户。
这场灾荒过后,东岗教堂已经在伏阳购置了两千多亩良田,在伏阳城和十家镇买了十几处房产和铺面。咸鱼翻身的东岗教堂,成了伏阳县最大“洋”地主。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兜里有了钱的人,总觉得围着自己转的人,怎么看都像土匪强盗,教堂的洋人也不例外。东岗教堂新任主教礼莱德,一到任就给伏阳府衙又出了道难题:他要在教堂外围修墙筑寨。Μ.chuanyue1.℃ōM
如果伏阳府衙同意了教堂筑寨,不但违抗了朝廷“所有围寨不准修筑”的禁令,还没办法禁止乡下的村寨效仿修债;如果不同意教堂筑寨,这事闹到驻华公使那里,知府衙门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最后伏阳知府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伏阳县衙出钱替东岗教堂修墙筑寨!
两年后,长约三里半的寨墙修好后,东岗教堂就被严严实实的圈围。周世平说的一点都没错,伏阳百姓见教堂可以修寨围,附近的村镇便纷纷自行修墙筑寨。自知理亏的官府,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朝廷从平息“捻乱”后,发布的禁令便成了一纸空文。
在信教入会这件事上,东岗教堂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苦口婆心的讲经布道,不如几亩田地收成的恩惠来的实在。
掐准佃户命门的里莱德,更是直接将不入会的佃户扫地出门,不再续租。除了佃户,里莱徳把那些想以东岗教堂为靠山的财东和落魄书生,也悄悄的笼络进了教堂。就连一些游手好闲的二流子,里莱德也来者不拒,让他们“信教入会”后帮着教堂收租催粮。
老百姓背地里把洋传教士叫做“大毛子”,入会的财东为“二毛子”,而那些连“毛子”都算不上的二流子,只能叫“二狗子”。
在信教入会这件事上,闹的响动最大的当属李家的李长有。李长有在三家营里好赖也算是个“光棍”(很会来事的场面人),李泰栓原本有意栽培李长有,让他将来承继李氏一族的族长。
讨论群563743675
但突然有一天,李长有却对三家营百姓宣布,他要光明正大的入教堂信洋教。三家营族长的儿子主动投怀送抱,里莱德激动的亲自到教堂大门迎接。里莱德恭维李长有,说他是本县第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开明绅士,他的诚意和表率一定可以感动上帝,赐福给三家营受苦受难的信徒。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郭修平郭敬祖更新,第8章 洋教(1)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